【食事旅行家】神佛帝王外的凡塵餐桌

文字.攝影/張健芳

庶民的生命史就像煮飯的炊煙,風一吹就散了。

昔日的吳哥是一個由帝王建立的神權中樞,寺廟宏偉,宮殿壯闊,神佛滿天,權威赫赫,不可侵犯,讓凡人自覺渺小,只能五體投地。

今日的吳哥是露天美術館,那裡的石頭會化為曲線玲瓏的仙女,跳舞、微笑、誦念、吟唱、說故事。那是凝固的音樂,具象的史詩,示現的神話,流動的建築,以及對美的千年痴迷。

藝術家、工匠和文化人自古就由上層階級豢養,因此帝王將相才能被時人尊崇,被後人所知悉,忙著討一口飯吃的升斗小民則沒有留下一絲一毫來過世界的痕跡,彷彿不曾存在。

非常罕見地,巴戎寺(Bayon Temple)的外牆浮雕,卻充滿庶民生猛有力的市井氣息,像電影分鏡表一樣記錄當時小老百姓的生活樣貌,有如綿延不絕的巨幅連環漫畫,俗氣而草莽,幽默而細膩。

這邊店家攬客,攤販叫賣,魚婦秤斤論兩,浪子賭博鬥雞,那邊擺出鍋碗瓢盆,湯鍋沸騰,七手八腳放入一隻剛宰好的豬,用勺子舀菜餚盛盤,傳遞食物,眾人大吃大喝,飽呼呼醉醺醺地一起用吸管啜飲新釀的米酒。光頭和尚剛念完經,坐在上席用手津津有味抓米飯入口。

吃吃喝喝,就是生活,嘈雜喧嘩,活蹦亂跳,彷彿可以聞到肉汁滴落炭火的焦香,聽到歐巴桑扭著兒子耳朵回家修理的斥責,甚至還有人屁股被烏龜咬了一口。

被歷史和宗教搞得一腦子漿糊的各國訪客,一走到巴戎寺外牆前,頓時臉部表情放鬆,嘴角上揚,大感親切爽快因為看得懂,全都看得懂。畢竟說穿了,人性在14世紀吳哥市集的鬥雞場,和21世紀波士頓紅襪隊的芬威球場,骨子裡沒有太大不同。

著名的吳哥微笑就在巴戎寺,神祕而超脫,不食人間煙火,外牆浮雕卻獻給了凡塵俗世,滿頭油煙,一臉飽酣。

愚痴縱使愚痴,生命也自有其歡暢熱鬧之處。

PROFILE

張健芳

政大新聞系畢業,科班出身的故事人。國際領隊、英日文導遊,旅行重度上癮。自學中的廚子,一鑽進菜市場就不想回家。帶著業餘社會學家的眼光,臥底異國餐桌,手寫食物的故 事,咀嚼生命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