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作者 游 昇俯 第 179 頁
高麗菜2月出苗亮紅燈! 農糧署:風險不在價格
農糧署表示,因目前高麗菜產區開始從平地轉往高冷地,山區栽培高麗菜生長時間較長,加上部分平地高麗菜也開始改種生長期較長的加工用硬種高麗菜,預估採收期將與平地初秋種高麗菜錯開,應不會發生產期集中的問題,不會造成市場壓力。
辛、鮮、不嗆辣國產洋蔥3月將上市 質量可望回穩
屏東縣是國內最大的洋蔥產區,3月起即將進入產季。今年因1月下旬、洋蔥結球前期氣溫偏低,且屏東地區僅農曆春節及2月中遇到短暫陣雨、天氣偏乾,適合洋蔥生長,預估產量可有正常年水準,每公頃收成約60至65噸。
國內唯一獲ISO 17034認證 藥毒所7月前提供認證農藥參考物質配製服務
農委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歷經4年努力,於去年11月正式通過全國認證基金會(TAF)ISO 17034認證,成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供應具備可追溯性農藥參考物質的認證實驗室。藥毒所將於今年7月前正式對外提供經認證之農藥參考物質配置服務。
武漢肺炎挫農漁產銷售 陳吉仲:降低疫情衝擊 還要產業轉型
武漢肺炎疫情衝擊臺灣農漁產品外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繼上週前往購物頻道促銷臺東的鳳梨釋迦,20日再度上節目,化身型男主廚,促銷南臺灣優質水產午仔魚與龍虎石斑。
香蕉收入保險試辦新增27地區 涵蓋全臺栽培面積逾5成
農委會去年起試辦香蕉收入保險,農民只要區域收入未達投保之收入保障額度,即可獲得保險理賠,農糧署19日公告新增高雄市燕巢區等27個鄉(鎮、市、區)為試辦地區,迄今試辦區香蕉栽培面積已逾國內栽培面積5成。
口感「入口即化」 「水蜜桃蓮霧」高雄2號─春之桃公告授權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育成之蓮霧「高雄2號─春之桃」,是目前國內栽培蓮霧品種中果型最大者,平均單果重達250克,因其果色桃紅,口感細脆多汁、皮薄無渣感,堪稱「入口即化」,故又有「水蜜桃蓮霧」之稱。高雄農改場已公告非專屬品種授權。
種薑帶菌產量恐減5成 種苗場健康種薑生產體系降生產風險
國內薑的傳統栽培方式是以收穫老薑作為隔年繁殖的種薑,但若前一代老薑帶病原,下一代生產過程中就可能發病,發病嚴重者甚至可讓農民收成產量損失一半以上。種苗改良繁殖場經3年研發,建立健康種薑生產體系,可生產不帶菌的健康種薑,幫助農民降低生產風險。
瘡痂勿輕忽 紅龍果潰瘍病冬季防治效果好
紅龍果潰瘍病是真菌性病害,其在植株莖節及果實均會產生病斑,因病斑後期會產生木栓化的「產孢構造」,常被農民誤以為是傷口「結痂」,不加以處理,農業試驗所提醒,產孢構造會製造傳播病害的孢子,應將罹病枝條修剪、移出果園,避免病害繼續傳播。
今年高屏鳳梨如期產出 甜度高、香氣足、產量也不錯
高屏地區的鳳梨從2月起進入產季,3至5月量產,一直可產到6月底,今年由於鳳梨開花結果時未遭遇颱風等農損,且高屏地區冬季溫暖少雨、日照充足,鳳梨可望有甜度高、香氣足的好品質,產量也不錯。
期待今年芒果豐收、品質好 花期著手病蟲害防治很重要
為避免芒果病害炭疽病、畸形病及蟲害小黃薊馬、芒果葉蟬等危害芒果樹健康,影響果實產量及品質,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提醒農友,應從花期開始進行病蟲害防治,選用適當防治藥劑,及時修剪、移除罹病枝條、花穗,才能確保未來芒果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