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有問題:請問經營怎麼辦?
【漁電共生期中考】光電蓋了,誰會養魚?─光電屋頂型室內養殖調查報告

「對我這個室內場來說,養蝦成本不划算啦!專門飼料、專門照顧,花那麼多成本,產量也不夠多。」話剛講完,鑫台貿易負責人蔣坤龍起身讓位妻子林嫩鳳,她坐在主位上俐落地泡茶給我們喝,他繼續剛剛未完的話題;倆人行動體貼互補,夫妻多年情感默契無間,也反映在共同經營養殖事業上。

蔣坤龍、林嫩鳳夫妻倆共同打造養殖生意。(攝影/吳尚鴻)

傾身家打造2億元最強案場

蔣坤龍成立的鑫台貿易有限公司,從事農、魚貿易進出口,以及種魚研發。他在屏東枋寮建置的光電屋頂型室內魚塭,獲有補助的案場總面積占地2公頃,設置了88個直徑10公尺的水泥圓池,棋盤般整齊排列,彷彿一座私人海生館。這一座光電屋頂型室內養殖場,總共花費2億元,目前運轉第2年。

鑫台貿易的室內養殖場。(照片提供/吳明宗)

在漁電室內養殖物種中,白蝦是所見最常嘗試的物種,其優點包括試養門檻低、養殖密度大、養殖時間短,以及高經濟價值。養殖相對容易,仔細管理也有機會突破7成收穫,但若要維持白蝦適當質量,甚至拉高品質或拓展廠牌,就需再進一步的相應飼料或養藻、養殖技術與成本投入。對自己的室內魚塭來說,蔣坤龍認為效益不符。

「原本設計成跑道型,後來發現沒有光,藻類起不來。」蔣坤龍豪邁直接,說話時帶著自信笑臉。魚塭改成數個圓池,設計中央排汙,加上耗資百萬元的供氧系統。「室內養殖就是在屋頂多裝了太陽能光電板,重點還是技術。」他幽默地說,自動化純氧系統是他的命脈祕訣,「我跟你說啦,做室內養殖,供氧才是重點。」

蔣坤龍為室內養殖特別規劃自動化供氧系統。(攝影/吳尚鴻)

大膽轉型精進養殖策略找出路

蔣坤龍與林嫩鳳夫妻投入半輩子身家,毅然決然將露天魚塭改造成室內養殖,光電板架設也由自己出資。2億元的成本投資,即使有政府示範廠的建置補助,也已超越多數漁民個體戶的成本極限。售電年收約1,000萬元相當可觀,但以2億元成本尺度來看,絕對是大膽、冒險的轉型嘗試。

鑫台的室內養殖場由88個圓形養殖池組成。(攝影/吳尚鴻)

相比露天養殖,蔣坤龍認為室內養殖較符合自己的需求。目前室內魚塭主要做石斑、珍珠龍虎斑的中間育成,經濟價值高,成魚對光照需求也較少。除此之外,也試驗育成海鱺、鰻魚等魚種,嘗試突圍室內養殖魚種限制。

鑫台目前正嘗試養殖多項魚種。(攝影/吳尚鴻)

問起2億元成本究竟從何回收?夫妻倆自我嘲解「很辛苦啊」,也表示仍在自行試錯與精進養殖、經營策略。

漁民自己試行、自行突圍、自己修正再出發。漁電政策在這幾年快馬加鞭,除了遴選示範場做建置補助,提供規劃養殖營運面的配套輔導:「如果遇到問題,你可以……」也很重要,協助漁民在養殖轉型後初期,盡快找到永續經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