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民有問題:請問藻、水怎麼養?
【漁電共生期中考】光電蓋了,誰會養魚?─光電屋頂型室內養殖調查報告

案一:周麗梅案場

沿途盡是蚵殼的雲林口湖,牡蠣是地方養殖主力。天高地闊的視野與屏東枋寮截然不同。「做光電可以有個穩定收入,說不定對年輕人是個誘因,能吸引更多人加入。」身穿深色印花洋裝、淺藍色長版外套的周麗梅,沿露天魚塭塭堤走來迎接我們,形象更接近一位學者。她自謙個人室內養殖場沒有參考價值,「這裡全是按照我實際需要規劃的,我也沒有去看別人的案場怎麼做,長什麼樣子。」

周麗梅的漁電室內種苗場位於雲林口湖。(攝影/吳尚鴻)

周麗梅的室內場獨資貸款2,000萬元打造,也獲得漁業署相關建置補助。以養殖牡蠣種苗為主。從育苗、附殼到養殖、出售全部包辦,自給自足。已售電約一年兩個月,光電年收200多萬元,對她來說是一筆穩定補貼。

儘管從外觀看來,這個室內養殖場僅是簡單鐵皮構造,不透光牆面,在波浪板屋頂加設太陽能光電板,室內獨立桶型養殖池整齊排列,保持作業方便的寬敞空間;但經由她的導覽、解說,卻處處顯示其針對養殖實務考量、打造的設計巧思。

室內養殖場主要育成單體牡蠣種苗。(攝影/吳尚鴻)

臺灣育苗場多為室內,改為光電屋頂型室內養殖場相對流程簡易,若原本建物沒有更動,單純於屋頂鋪設太陽能光電板,等於直接進入申請「綠能設施容許」同意階段。但周麗梅按照養殖需求重新改建魚塭。總面積1.2公頃的露天魚塭,0.3公頃搭建為室內養殖設施,保留0.9公頃露天魚塭面積,0.7公頃養殖白蝦,0.2公頃作蓄水養藻池。

傳統共溝不適用,養水成問題

周麗梅夫妻倆一起打造室內養殖場。(攝影/吳尚鴻)

「改成太陽能光電板屋頂,對原本養殖沒有什麼影響。但在我們這地方,最麻煩的是乾淨的水源與養藻。」合夥人徐勝烽說明。周麗梅的案場,目前大多交由徐勝烽處理養殖實務,剛滿41歲的他,一個人住在魚塭旁的小屋,以便就近照顧魚池。妻小放假才有機會相聚,他自嘲老婆一直抱怨:「你懂牡蠣還比懂我多!」

養殖實務、操作與銷售多交由徐勝烽處理。(攝影/吳尚鴻)

他說明養藻池是育苗重要的環節之一,乾淨水源顯得非常重要。口湖與枋寮養殖最大不同之處便是水源,枋寮鄰近海洋倚靠海水,口湖則需使用共溝的水做為養殖池水源。

「每個漁民的進、出排水都靠同一個共溝,你很難確認其他人排了什麼進水裡。」徐勝烽表示自己耗費相當多的時間處理水質,才能後續調整好養藻池。一切憑藉人工與經驗調整。問起通常露天魚塭的進、出排水應該分開管線與水路,都沒有人來解決水源問題嗎?他苦笑:「這就要問政府了。」目前的養水難題只能自己想辦法。

案二:綠洋多元化水產繁殖中心

綠洋的室內養殖場主要育成文蛤苗。(照片提供/陳佑霖)

「室內場的話,水體較小,育苗比較有經濟價值。像我們一池100立方公尺,大概可以容納3萬隻文蛤苗。」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顧問陳獻說:「室內想養殖成魚規模要大、產量要大才划得來。」年近80的他溫文儒雅,退休後長期在雲林承接漁民養殖設施的規劃與協助,也與臺西水試所的研究人員多有學術交流。

陳獻進一步說明,室內養殖因為空間小,做高密度養殖,或是養高經濟價值物種較划得來。這也呼應,為什麼臺灣現行室內養殖場多以種苗場居多,育苗養殖密度高,所需空間也比飼養成魚來得少,符合經濟效益。

陳獻(右)、陳佑霖父子皆對漁電養殖有所想法。(攝影/吳尚鴻)

陳獻的兒子陳佑霖長期跟著父親走訪魚塭,承繼父親的專業技術,跟屏東枋寮吳明宗類似,父子共同合作,在雲林口湖打造自家第一座光電屋頂型室內魚塭──「綠洋多元化水產繁殖中心」。

養藻是難題,智慧控制耗能高

同樣獲得政府補助的綠洋,自費2,600萬元建置總面積0.7公頃的室內養殖場。除了做為文蛤育苗,現階段正嘗試育成金目鱸魚苗、鳳螺等物種,費盡心思想讓室內養殖突破物種過於單一化的限制。

陳佑霖現階段正嘗試育成金目鱸魚苗。(攝影/吳尚鴻)

初踏進室內,感覺像走入井然有序的工廠。正中央有8座種苗育成池,左右側規劃做為養藻、擴培空間,自動化結合人工專業技術。提到售電收入,陳佑霖表示,案場才剛售電約半年,5月份的總發電為15,126度,大約7、8萬元。

「該如何養藻?」是多數室內養殖場必會遇到的挑戰。相較雲林口湖徐勝烽單人處理戶外養藻池,陳佑霖選擇全室內養藻模式,以專人加上智慧管理,需要投入的成本也相對高出許多。

文蛤需要藻類作為餌料。(本影像為3倍速播放,提供/陳佑霖)

傳統養殖技術的漁民,選擇以戶外養殖池養藻,做室內養殖池的藻水交換。陳佑霖以全室內智慧養殖,除了初期投入成本高昂,過程中為維持藻類生存所需的光照耗能,也不容小覷。「為追求綠能卻可能更耗能?」也是漁民與政府投入全室內養殖時,必須進一步思考的難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