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有機】從「問題解決」反思有機農業的擴增/陳玠廷

(攝影/謝佩穎)

很榮幸受邀參加2018年8月7日由仰山文教基金會所辦理的「2018有機農業論壇」擔任與談,我所參與的場次主題是:「如何有效擴增有機生產及暢通行銷通路?」在《有機農業促進法》剛於立法院三讀通過時,我曾在農傳媒發表過一篇從促進觀點出發的討論文章,當時我提到就促進的意涵來說,其意義有三:

1、讓已經進入有機耕作領域的生產者更具信心,並在獲得支持的基礎下健全茁壯

2、有意願轉作的生產者,降低轉型成本與門檻

3、提供無意轉作者誘因,增進其轉作機會

對立氣氛,是否有所助益?

進一步,我想從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的觀點出發,討論如何擴增有機產業。然而,是解決什麼樣的問題、解決誰的問題呢?首先,從議題的討論來說,當前臺灣社會關於有機農業的討論,普遍存在著「對立」的氣氛,這對於向來訴求各種關係和諧(harmony)的有機農業而言,無疑是相當諷刺的。這些對立的場景包括:慣行v.s.有機、有機v.s.友善、理念有機v.s.法理有機……等,阻礙著有機農業良性的發展。

另一方面,從解決誰的問題這個角度出發的話,我們必須問:「從農民端的角度來思考,慣行農友與有機農業所面臨的困境,是否有被重視、解決?」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真實地踩在土地上,了解目前臺灣有機農民在面對現行的政策環境下,出現了什麼問題?我們甚至應該問問慣行農民:「為什麼面對相較以往更為優渥的補助條件,對於轉作的意願依舊興趣缺缺?」這個立場,促使我在論壇前,親身訪談了幾位農友、實務工作者的心聲。謝謝許多被我叨擾的朋友,願意提供您們的寶貴意見,比較抱歉的是,由於時間有限,我僅能選擇性地先了解有機相關從業者的問題現況。

整體來說,我將目前有機生產者所面臨的發展困境分成三類:支持系統、產銷問題,以及社會氛圍。以下,茲分別細述:

缺乏支援系統,品質難以統一

相較於慣行農業相對完善的支援體系,有機農業在過去的政策支援上,常以補助的方式呈現。對有機生產者的田間管理技術而言,在缺乏相關技術支援的情況下,也導致產品品質難以統一的困境。此外,對於新投入有機的農民而言,農民有時候最缺的不是技術或補助的支援,而是一個穩定的陪伴機制,因此如何讓有經驗的農民陪伴新手成長,成為能否讓新農民在有機產業立足的關鍵!

有機產銷品質不一,卻統一售價?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角度出發。首先,當前政策支援的投入主要是幫助有機生產者降低生產成本,但對生產者來說,若產品的銷售出了問題,生產成本的降低也不過是杯水車薪。再者,因為臺灣大部分有機生產者的規模都不大,甚少能有單獨農友吃下某個通路單一訂單的情形;當好幾位農友共同去滿足一張訂單時,因為生產者田間管理模式的不同,將可能造成最終產品的品質不一,可是價格都是同樣的,這會影響到消費者的接受度。

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進一步從目前有機農產品的產銷制度幾乎沒有分級、鑑別制度的現象進行探討。這樣的現況,雖有其保障生產者經濟收益的良善用意,但在這個保護圈的背後,所突顯的負面影響是:沒有好的鑑別制度,導致農產品只能以品項來做區分,有機農產品的價格就成了一個「死豬仔價」。

我的一位受訪者這樣說道:「我們種有機,不代表不想顧品質,但我覺得這樣的死豬仔價狀態,讓我很難想要在品質上下功夫,到最後就是惡性循環。」

社會氛圍的過度期待

有機產業一直以來並不是農業生產的主流,但因為有機農業所鑲嵌的各式價值,讓這產業始終獲得社會大眾高度的重視與期待。然而,愛之適足以害之,有機農業原先應具有縫合、修補現代社會斷裂的功能,在不斷被渲染成一個幾乎等同真空環境所生產的「純淨」食物後,社會大眾幾乎毫無理性的抗拒這類產品存在不圓滿的任何可能。也因此,有些問題包括:「農藥零檢出的解禁」、「鄰田汙染」、「水土重金屬檢驗標準」是否合宜的重新思考,這在臺灣幾乎不存在被討論的空間。形而上的有機,讓輿論與生產者,偏狹地以為天然的最好,沒檢出更好,這都妨礙了修補斷裂的順遂,也影響了農業常態發展的競爭力。

此外,關於友善環境耕作與有機農業之間關係的緊張,也導致雖然在理念上我們都希望朝用更為寬闊的有機3.0精神發展,但在實務操作上,卻因為彼此的對立讓永續的目標日趨遙遠。

在基於前述問題討論的基礎下,對於如何擴增有機農業的未來發展,我謹提出以下幾點建言:

1、政策推動的角色,是幫助生產者建立消費者的信心。在兼顧各方利害關係人權益與建立大眾信任的基礎下,務實的從臺灣農業生產的立地條件,重新思考有機農業的定義與認定方式。

2、透過食農教育的工具輔助,建立社會大眾消費有機,並不只是為了追求農藥零檢出產品的觀念。但是,當有機農產品農藥零檢出的爭議若仍難取得共識,是否能夠建立標章分級制度(包括有機加工品)。

3、消弭有機農田與慣行鄰田間的衝突與對立,建議研商補助慣行鄰田的機制,透過具有引導效果的政策工具,鼓勵非有機鄰田朝向更為永續的耕作模式。

4、投入相關研究,包括:有機生產暨病蟲害防治技術、有機/友善農業非生產面價值之探討……等。特別是,透過對於友善環境耕作行為價值的研究,提出環境給付更為有力的依據,弭平資源競奪的爭議。

5、建立合乎有機產業需求的知識資訊體系或支援系統。


本平台提供各方意見刊登交流,文章內容為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