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史的時代亮點:製冰、冷鏈 成產業升級關鍵契機

早期鰻魚外銷冷凍包裝。

文/蔡旻宏、楊易洲  圖片提供/《漁業推廣》月刊編輯室

俗諺有云:「第一作冰、第二作醫生」,即諷刺業者只用水冷凍成冰就能賣錢,實在暴利。而冰的發明與普及,對漁業發展可說是至關重要。由於冰的熔點是0℃,碎冰再加上漁用粗鹽,即可用於冷藏捕撈上船的漁獲物,維持魚體鮮度到返港為止。沿海漁業興盛時期,每逢旺季漁船出海總是滿艙滿載,致使冷凍漁獲物所需的漁用冰常常供不應求。

製冰業帶動漁業發展

新鮮魚貨不耐久存易腐敗,尤其是亞熱帶臺灣,傳統保存方式只有加工曬為魚乾一途。19世紀中期,歐美工程師發明改進了製冰系統以及冰箱,1820年人造冰試驗成功;1843年美國工程師柏金斯(Jacob Perkins)發明了製冰機,開始帶動了人工製冰的發展,但是體積龐大且價格昂貴。

臺灣早在日治時期,即開始推行現代化漁業,為追求漁獲量的增產,也於1987年設立臺北製冰株式會社,為臺灣製冰之先驅;冰廠除了設有高臺絞碎機可以直接將碎冰加入準備出海的漁船船艙內,也另外設有門市部供一般民眾前來買漁用碎冰。

早年蘇澳漁港漁獲以碎冰保鮮。

冷藏設備不普及的年代,魚貨為延長保鮮時間,多靠碎冰,尤其是魚貨攤販商們,每日需求量極大。在當時裝設一套完整製冰設備,不僅昂貴又體積龐大,沒有相當財力無法經營維持,不像坊間認為是無本生意。有了製冰廠生產冰塊,可以延長新鮮漁獲物的保存時間,直接促成漁船可以航行至較遠海域作業,並以冰塊保存漁獲物,回港卸貨時仍可為新鮮狀態,因此冰塊的發明與普及,如同動力漁船,堪稱全世界傳統漁業的劃時代發明。

冷鏈讓臺灣水產品走向世界

配合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漁業除了漁撈生產魚貨外,現階段還需要加工處理製造成加工品後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上。1960年代前期,當時政府開始積極輔導遠洋漁船安裝冷凍設備,促使漁獲量逐年上升,也因遠洋漁獲量逐年上升,遠洋漁港例如高雄前鎮,周邊水產加工廠一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現代新型冷凍設備。

冷凍加工品中,除了冷凍調理鰻之外,大多數是以原料或半成品供應外銷,加工層次不高,諸如冷凍蝦仁、冷凍草蝦、冷凍鮪魚、冷凍旗魚等。1990年代開始,原有外銷加工水產品類受到原料短缺影響,生產量銳減甚至停產。此時,臺灣養殖吳郭魚和虱目魚開始外銷,外銷量逐年成長,成為當時外銷冷凍加工品主力。

除了外銷冷凍加工品外,煉製品、魷魚絲、魷魚乾、烏魚子和魚鬆等傳統加工品供應內需市場,也逐漸打開外銷市場。在水產加工方面最重要的是食品衛生,必須在完備的冷鏈的基礎下,才能讓國內外消費者吃到安全的水產品。過去,冷凍是為了讓捕回來的魚保持新鮮,能有更好的市場行情;現在,物流與冷凍、冷藏則是漁業發展最重要的關鍵環節。

本文轉載自401期《漁業推廣》月刊,原文標題〈冰冷的幸福 解決漁獲物滿艙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