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大豆聯盟的產銷整合之道 聯內攘外拚增產,食農教育播新苗

蔡財興與蔡濰揚

蔡財興(右)與蔡濰揚(左)認為,透過擁有採後設備的大專業農與小農契作,國產豆的品規可日漸標準化,再去連結後端加工鏈和通路,更有競爭力。

文/楊雋珩 攝影/黃名毅

人稱「黑豆將軍」的蔡財興,最初為找回臺灣醬油的根,一頭栽入國產大豆復興運動,今年他擔任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簡稱大豆聯盟)總召集人,也積極發揮整合功能、凝聚共識,要讓推廣臺灣大豆,「從原本我一人的想法,變成一個不斷擴張的團隊的想法,走出國產大豆的未來!」

半身高的大豆苗隨著涼爽的秋風搖曳,蔡財興微蹙著眉:「大豆播種約30天後開花,可是現在一直徒長、不開花結莢,推測是最近雨水多,加上日照長,須趕快與研究員討論一下。」土生土長於「醬油的故鄉」雲林西螺,蔡財興對大豆栽培知識了然於胸,十多年來,更滿懷熱忱想為臺灣大豆產業注入企業化管理的新能量。什麼原因讓他從一個農業門外漢變身臺灣黑豆復耕的推手?他笑稱,原點很單純,「我愛呷豆油,想說能再吃到記憶中臺灣味的醬油,很幸福啊」。

蔡財興愛吃醬油,偶然得知「西螺豆油竟不是本土豆仔做的」,便號召家鄉農友把黑豆種回來。(圖片提供/蔡濰揚)

中年轉行的黑豆將軍 想讓臺灣人少吃飼料豆

蔡財興原經營「將軍企業社」從事汽車精品生意,後來投入地方創生工作,曾想將臺灣醬油推銷到國外,卻不經意得知全臺灣醬油廠的原料,均已改用進口豆,他驚訝之餘,決定尋找志同道合者,重塑斷鏈超過30年的國產黑豆產業。

從2010年起,他自力推動大豆復耕,號召在地老農成立產銷班輪作水稻與大豆,更進一步建立集團經營模式,一手包辦選種、田間管理、採收、加工到銷售,並將契作範圍擴展至雲林以外的桃園、彰化、嘉義、臺南。目前自耕30公頃,契作農友超過百位約100公頃,年產量總和約200~300公噸。

「我以前做憲兵,所以敵我意識很強。」蔡財興半開玩笑地說,「我思考若臺灣沒人種大豆,不如我來種,否則全部買中國、美國豆,感覺像通敵賣國。尤其我從年輕就在吃早年農家是拿來餵豬的進口飼料豆,我們要讓這種悲哀延伸到下一代嗎?」為讓臺灣人吃到新鮮優質的國產豆製品,他率先取得黑豆產銷履歷驗證,成立「將軍黑豆」品牌積極開發黑豆蔭油膏、黑豆油、黑豆蛋白粉等超過10種產品,經營超過10年,已累積許多忠實顧客。

今(2022)年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組成臺灣大豆產業策略聯盟,推舉蔡財興擔任總召集人,下設生產管控組、採後處理組、行銷通路組和休閒食農組,兩大目標即是預計5年內,讓全臺大豆種植面積從3,303公頃上升至1萬公頃,食用市場占有率從不足2%提高為10%。

將軍黑豆研發超過10種黑豆加工品,除了長銷不墜的經典品項黑豆蔭油、蔭油膏,也推出黑豆油、黑豆醋和黑豆蛋白粉。

大豆保糧不能等 團耕產能高,用藥更安全

蔡財興以土洋保衛戰比喻,2022年作為國產大豆元年,正是臺灣守住最後一道防線,進而邁向糧食自主的絕佳時機。原因包含,適逢新冠疫情打亂全球航運、烏俄戰爭爆發,各國均陷入高通膨、缺糧危機,外國豆對國產豆的價差優勢,從過去10幾元縮至5元內,讓部分廠商逐漸改用國產豆。加上氣候變遷,導致各地澇旱災頻傳、糧食歉收,包括臺灣今年大豆一期作也碰上大雨,豆農幾乎沒得收。種種因素,讓國產豆價值開始彰顯,各界更深刻意識到強化大豆產業鏈的急迫性。

「進口豆的鮮度,完全無法和國產豆比,而且臺灣非基改大豆有層層把關,農友栽培管理的素質都頗高。」蔡財興舉自身契作體系為例,他們根據多年經驗建立SOP流程,農民掌握最適合的生長週期同步栽種,過程中委由代耕業者操作大型農機,統一整地、播種,調配藥肥代噴、代採收,最終再交給蔡財興統一收購。如此一來,用藥管理透明均一,少了亂噴藥的風險,集體運作下的專業分工,也體現更高的生產效率和規模經濟,農民工作量減少,只需定期巡田澆灌,也增加轉作吸引力。

他表示,臺灣欲達標5年1萬公頃,換算每年平均需增加1,000~1,500公頃,因此大豆聯盟成立半年來,首要動作即是先全面檢視生產端概況,掌握源頭種子量到各區加工廠處理量能等實務環節,再通盤規畫重點策略。

在蔡財興己力範圍內,「近年我還在擴建場域,要加大落實保種和保糧,也與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合作,他們提供優良種子、我的契作農來培育,希望加速放大產能。」他栽種的大豆品種多元,黑豆與黃豆比例8:2,黑豆有台南3號、5號、11號等,黃豆有高雄選10號、高雄9號、臺南10號等。每年收成的豆子,固定1成留種,庫房亦穩定儲藏100噸豆子,讓下游廠商不必害怕一夕買不到豆子的惡夢,發生在國產豆身上。

以自動化機械降低人力需求、提升產量,是臺灣大豆產業必走的路,圖為大豆田內的採收機。(圖片提供/蔡濰揚)
蔡財興種植多種大豆,包含黃豆「高雄選10號」、黃仁黑豆「台南5號」和青仁黑豆「台南3號」,為保種保糧盡一份力。

健全產區三級分工 先乾燥再分級選別

同時針對全臺大豆產區,蔡財興指出,大豆聯盟的核心策略,是整合新舊成員建立分區、分層、分能、分責的經營體系。分區分為北、中、南、東,分層、分能與分責,是將生產單位歸納成A、B、C三層級,賦予相應的功能和責任。

「C級,好比是各鄉鎮產銷班班員、小農,即單純栽種的生產者;B級,指地區型農業組織,例如產銷班、合作社、農會,可再細分B+和B-,B-只負責契作契收,B+還有乾燥、粗篩設備;A級,是區域型農業營運主體,有更精密的精選分級設備、倉儲空間,及處理金流和物流的能力。層級越高者,能執行的內容越完整。」

蔡財興進一步說明,例如將軍企業社屬於A級,兼具執行A+B+C的條件,可承擔範圍以中區的彰雲嘉為主,他設於西螺的B+級工廠,乾燥機日處理量可達近百噸,在收購濁水溪流域虎尾、莿桐等地農友的生豆初步後製後,會暫時以太空包儲藏於室溫下,再集結到他位在虎尾的A級處理廠,輪番進行風選、震篩、色選檢驗,挑掉瑕疵豆,並梳理出不同尺寸等規格的豆子。

他強調,「豆子沒乾燥,2天就劣變,乾燥後可存放3~6個月。因此B的吞吐量要大且均衡分布,才能盡快把品質穩定下來。再送到A時,就可一天10噸、20噸讓豆子跑完整個cycle,慢慢揀選。」或暫時送入全年7~12oC的冷藏庫,存放3年以上不是問題。

目前全臺A級業者,北部有桃園市石磊社區合作農場,中部有臺中市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等,「C也很多,最缺的是中間的B。」因此生產管控組與採後處理組今年鎖定全臺農會等營管單位,陸續在80個傳統和新興大豆產區,舉辦契作推廣說明會,先派員協助地方評估環境結合輪作調查,小部分試種大豆可行才擴大輔導。「我們培養更多人做B,讓想轉作的農友,未來都能找到契作窗口安心生產。若像南部已有很多B-,就輔導他們升級為B+。」

在ABC級架構中,B級除了輔導生產,主要任務是盡快透過乾燥,移除豆子剛採收後的水分以利於存放。圖為蔡財興B級廠房中的4臺乾燥機。
蔡財興的A級處理廠不大,卻絲毫不浪費空間,完整的精選分級設備無縫接軌,包含風選震篩機、電腦色選機、粒徑分級機等,並改良機具提高節能效率。

媒合國產豆漿進校園 勤跑展會開闢新通路

響應2040農業淨零排放,採後處理組另一個工作項目,是投入大豆產業碳盤查、促進減碳和農廢循環利用的規畫。蔡財興以身作則,也持續優化自家廠房的節能效率,像是改良乾燥機,可送出乾淨熱風,讓柴油燃燒附帶的油汙不會與豆子直接接觸,並調整抽風循環結構,最終烘豆流程比傳統機型快2倍,耗能只剩一半。

而生豆篩選後產生的次級品,在良好的分級制度下,「我的A級豆會進入食品加工,B級豆會碎化作為飼料,至於C級豆,我預計10月可建置完成1臺快速醱酵處理機,把富含氮的大豆,集合西螺果菜市場的菜渣、豆皮工廠的豆渣一起做成有機肥,真正實現農業零廢棄物。」

從消費端拓展國產大豆能見度,今年8月5日大豆聯盟與全臺國中小學營養午餐團膳業者正式締結系統性的國產大豆及豆漿採購通路,確保全國200萬師生自111學年起,每月都可喝到2次產銷履歷豆漿,一年總計2,500萬瓶、使用約900噸原料,要讓國產大豆「可溯源、新鮮營養、低碳里程」的觀念深耕學童心中。圍繞著豆漿,蔡財興也透露,明年大豆聯盟預計與其他農產品聯盟合作開發如花生豆漿、芝麻豆漿等產品,「不只自己長大,我們找朋友一起長大,更能發揮擴散效應」。

不因疫情退卻,今年行銷通路組多方爭取曝光機會,蔡財興等大豆農也以大豆聯盟名義,聯合參加國際食品展、國際蔬食文化節、臺北希望廣場駐點展售,並將產品上架新光三越百貨。他說聯盟的立場是,「不分大漢細漢,只要農友有意願,東西拿來,我們湊合一起擺攤,就算申請4個攤位,也能呈現10位農友的成果。」不過未來他也考慮推動積分制,鼓勵生產者現身說法,參展就加分,積分越高者,之後要參加熱門展會的機會就越大。

「大豆聯盟第一要共享共好;第二也肩負教育的使命,我們要教導民眾怎麼吃和使用國產大豆,客源才會源源不斷。」蔡財興當年以阿甘精神,努力說服家鄉農民、醬油廠重振國產黑豆產業,其中最大動力,來自他想傳承大豆飲食文化的初衷。如今他與擔任休閒食農組組長的兒子蔡濰揚,辦起食農活動和種子教師培訓,同樣卯足全力。

大豆聯盟辦理多場大豆食農體驗活動,與民眾分享如何利用國產豆自製黑豆酒、豆漿麵包等美食。(圖片提供/蔡財興)

學生產也教飲食文化 食農軍團全臺扎根

蔡財興笑稱,俗話講「見黑就補」,早期長輩們會做黑豆酒給產婦坐月子,現代小姐則廣傳黑豆醋的瘦身減肥功效,但談到製作功夫已有斷層,「我們把體驗場域拉到臺北,2天安排4個場次,教大家手作黑豆酒與黑豆醋、白醬油、豆花豆腐與豆漿麵包,大人小孩都玩得非常開心。」更重要的是能聽到每位職人現場分享選用國產豆的出發點、與進口豆的風味差異等心得。

今年4月《食農教育法》甫通過,大豆聯盟7~9月即與明道大學智慧暨精緻農業學系師資、台灣兒童食育協會,開辦大豆食農教育種子教師培訓課程。蔡濰揚分享,原本預設辦4場初階班,想不到報名太踴躍,加開2場後,6場初階班的結訓人數高達300人,進階班則開辦2班,一班收40人。

「最終結訓的80人,作為大豆食農師資團,將在北中南東的學校、社區、農場,運用大豆聯盟授權的教材,傳遞最專業的食農觀念。」教學方向呼應培訓所學,例如初階班除了教授大豆營養、參訪有機大豆田生產,在「食育教學經驗分享」這門課,也引導「支援型」學員撰寫教案,為進入校園輔佐課綱設計做準備,和帶領來自產地的「體驗型」學員,規畫更融入五感體驗和大豆知識的農業遊程。

蔡濰揚與蔡財興點出,現代農業的經營面向豐富,「食農教育從不限於學校,我們帶學員深入產地,認識大豆六級化發展和社區再生等文化面內涵,才能召喚出更強的黏著力。」他們相信,農友間只要聯內攘外,加緊打底產業最前端的ABC架構,使食農教育不分場域遍地開花,國產大豆終能揚眉吐氣,在更多臺灣人的味蕾記憶裡落地生根。

食農種子教師的教材,包含設計精美的大豆飲食地圖,讓學習者可一眼辨明大豆與豆製品的關連。(圖片提供/蔡濰揚)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0月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