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大中
非洲豬瘟是由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之惡性豬隻疫病,「非洲豬瘟病毒」首先發現於1921年的肯亞,當時就有高致死性的描述,現在則證實對豬隻致死率最高為100%。
非洲豬瘟的恐怖:傳播途徑廣、存活時間長、無藥物及疫苗!
非洲豬瘟的傳播途徑極為廣泛,這是非洲豬瘟病毒因為能存活於大範圍酸鹼值,及不同溫度的環境之中;在冷凍豬肉、肉品中最長可存活1000天!冷藏豬肉 100 天、豬舍 1 個月、糞便室溫 11 天,也因此除了邊境針對肉品等進行檢查,對中國等疫區觀光客亦有禁止參觀牧場的規定,我國畜牧場工作者自疫區回國也須隔離1週才可至畜舍工作,民眾若出國須注意相關規定。
由於目前尚無治療非洲豬瘟的藥物,及開發成功的預防疫苗,非洲豬瘟的疫情對任何國家的養豬產業都是堪稱噩夢的巨大威脅。
- 疫病潛伏期:4-19天
- 病豬特徵:高燒及皮膚、耳朵呈紫紅斑點或斑塊,全身內臟出血,淋巴結、腎臟和腸黏膜最明顯
- 病程:分甚急、急、亞急與慢性四種,從突然死亡到持續高燒、下痢等症狀都有可能
- 死亡率:視不同病毒株特性有所差異,最高達100%
民眾該做什麼 來保護豬農及餐桌上的豬肉?
- 不要從國外攜帶肉品回國,乃至罐頭、調理包等加工產品;最重罰款100萬元!
- 不要走私動物及相關產品
- 若曾至疫區,返國後須消毒,並避免接近牧場、畜舍,業者須隔離
- 廚餘養豬場須符合煮熟安全條件(中心溫度90℃、持續1小時以上);航空及海運則應銷毀廚餘
- 豬隻異常必須立即通報,豬隻若不幸感染必須撲殺
非洲豬瘟不會感染人類,但仍須注意,因為病毒強大的生命力,有可能隨人類皮膚、衣物、器械移動。
非洲豬瘟傳播現況 歐亞非大陸都為疫區
國內目前首度查獲入境染疫肉品,政府正跨部會動員追查上中下游,以阻斷疫病風險,力守養豬產業安全,維持我國為亞洲少數非洲豬瘟非疫國,這個目標需要國人一同努力。
非洲豬瘟亞洲疫情。圖片來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非洲豬瘟全球染疫國家(更新至2021年8月20日)。圖片來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
- 參考資料來源:非洲豬瘟資訊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