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認識國產花卉

撰文╱蕭尹琪、洪與成 插畫╱大裘米

花卉是全球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過去30年來臺灣花卉產業蓬勃發展。根據農業部統計資料,花卉生產面積逐年擴增,從1981年的1,672公頃,到2022年已有14,033公頃,41年來面積成長幅度超過8倍。同期產值從不到新臺幣30億元,2022年量值已超過190億元,成長幅度超過6倍,占年度農業總產值的3.39%。不僅國內花卉產業表現斐然,2023年全年度臺灣出口的農產品中,排名第三大的分類便是「花卉及其種苗」,占農業年度出口貿易總額的4.3%。最主要出口國是美國、日本、越南。

國產花卉的定義為在臺灣栽培成長,自國外進口花苗培養也算是國產花卉。最主要的種植地在彰化,其次南投、臺中與屏東。臺灣花卉產業發展經歷不同種類經營,在90年代曾經試圖重點推動球根花卉發展,發展切花以及種苗球產品,使臺中后里成為當時全臺灣最主要的球根花卉發展區,但在國際上不敵荷蘭的球根產品。臺灣發展蘭花有成,近20年蝴蝶蘭、文心蘭切花已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外銷偏重美日市場,蝴蝶蘭占比超過一半,是目前最受矚目的花卉種類。

根據農業部2022年農業統計年報,臺灣主力種植品種以2022年產量排名,最多者依序為:蘭花、菊花、百合、玫瑰、非洲菊,以種植面積計算,最多者為:蘭花、菊花、百合、玫瑰與火鶴。以上國產花卉中,種苗以進口為主的是火鶴、百合、唐菖蒲(劍蘭)。

資料來源:農業部《2022年農業統計年報》

臺灣主要生產花卉介紹

蘭花

註: 臺灣蝴蝶蘭以前被歸類在Phalaenopsis amabilis (L.) Bl.物種下,因發音得台灣阿嬤暱稱。
蘭花。

菊花

菊花。

百合

百合。

玫瑰

玫瑰。

火鶴

火鶴。

非洲菊

非洲菊。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