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臺灣商務印書館 撰文/艾米・史都華 譯/周沛郁
有些動物很聰明,會避開對牠們不好的植物,但你的寵物這麼聰明的機率有多高?無聊或被關太久的寵物,可能忍不住齧咬這些常見的植物。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毒物控制中心,每年都接到近一萬通和植物中毒有關的電話。 除了蘇鐵,下列任何植物也可能帶給飼主的心肝寶貝痛苦症狀──嘔吐、腹瀉,有些甚至能致命。其他可能造成不良影響的植物如下:
蘆薈 Aloe
- 學名:Aloe vera
能治療灼傷和擦傷,但植物中的皂苷(saponin)卻可能造成痙攣、麻痺,還有使口腔、喉嚨和消化道嚴重發炎。
蘆薈是盆栽常用植物,近年也被應用在機能性產品甚至食品,但不是每種皂苷對於寵物及人類都安全,體型比人類小的寵物自然更為敏感。(圖片來源/PxHere CC0)
黛粉葉 Dieffenbachia
- 學名:Dieffenbachia spp.
常見的室內盆栽,又稱啞甘蔗(dumb cane)。含有草酸鈣結晶(oxalate crystal),可能灼傷口腔,造成流涎、舌頭腫脹,甚至可能使腎臟受損。
黛粉葉屬在臺灣也是常見盆栽植物,以白玉黛粉葉(Dieffenbachia seguine ,也被稱為「花葉萬年青」)最為普及。(圖片來源/ANKUR MADAN@Unsplash)
長壽花 Kalanchoe
- 學名:Kalanchoe blossfeldiana
肉質葉,花朵是鮮豔的紅色、黃色或粉紅色,常做為室內開花植物販售。含有一種強心類固醇,蟾蜍強心苷(bufadienolide),可能使心臟受損。
長壽花是非常受歡迎的觀賞花卉,圖為拍攝自素人育種家謝丞傑「香久園」的長壽花。(攝影/吳尚鴻)
水仙 Daffodil 及 鬱金香 Tulip
- 水仙屬學名:Narcissus spp.
- 鬱金香學屬名:Tulipa spp.
兩種花卉的球根(農傳媒編按:球狀鱗莖)含有多種毒素,可能造成嚴重流涎、憂鬱、顫抖和心臟問題。 因為球根的肥料是牛骨粉做的,氣味對一些狗而言太誘人,牠們會去挖剛種好的花床,嚼完幾顆球根後,才發現自己犯下大錯。(農傳媒編按:因需要磷,可能會以骨粉製作肥料施肥)
水仙花不耐高溫,在臺灣難以越夏,但如陽明山等地仍有作為景觀花卉種植,參訪時請注意毛寶。圖為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 CC0)
包括球根(鱗莖)及根部的鬱金香植株;鬱金香近年在臺灣已有較多種植,從北部到中部、花蓮都有營造花海景觀。(圖片來源/ Sixteen Miles Out@Unsplash)
百合 Lilies
- 學名:Lilium spp.
百合植物全株對貓都有毒,只要不幸誤食,24至48小時內就會造成腎衰竭或死亡。把一盆麝香百合帶進屋之前,務必三思,百合在內的花卉都應該放在長著鬍鬚的朋友碰不到的地方。
百合對於貓的風險極大,貓奴務必小心。(圖片來源/Samantha Durfee@flickr CC BY-NC-SA 2.0)
大麻 Marijuana
- 學名:Cannabis sativa
- 警告:任何製造、運輸、販賣、攜帶入境、持有及施用大麻之行為,在國內皆為違法。
大麻可能抑制寵物的神經系統,造成抽搐和昏迷。如果必須把飄飄欲仙的寵物帶去治療,請據實以告,讓寵物得到正確的照料。別擔心,「是我室友的」這種說法,獸醫已經聽慣了。(農傳媒編按:這是美國的情況……)
再次提醒,目前任何製造、運輸、販賣、攜帶入境、持有及施用大麻之行為,在國內皆為違法。(圖片來源/manish panghal@Unsplash)
南天竹 Nandina
- 學名:Nandina domestica
這種觀賞性的灌木又稱天竹(heavenly bamboo),會產生氰化物,造成痙攣、昏迷、呼吸衰竭和死亡。
作為景觀植物,南天竹在臺灣不算罕見,但是全株有毒,漿果亦不可食用。(圖片來源/Amber Malquist@Unsplash)
延伸閱讀
作者:艾米・史都華
翻譯:周沛郁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