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農機的新時代任務5】實戰篇:靠別人不如靠自己!大面積農田的第一線農機實作

因種植面積夠大,劉育承一手包辦從種到收所需的農機。

文/段雅馨 攝影/梁偉

「幸福良食」創辦人劉育承,談起農機代耕與人力的培訓和調度,立刻圈出了重點:規模。

從種到收,操作農機全都靠自己

「我這邊是因為自己耕作面積大,所以可以自己做,再來才有幫客人代耕。」曾獲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第一屆百大青農、「幸福良食」創辦人劉育承,談起農機代耕與人力的培訓和調度,立刻圈出了重點:規模。

劉育承以種植雜糧為主,玉米、黑豆還有小麥都是他自創品牌「幸福良食」的作物品項。玉米種植面積達220公頃,黑豆也有40公頃,小麥10公頃,加上地瓜與番茄等其它作物,從十年前接手父親田區的60公頃,到現在劉育承的種植總面積已高達300公頃。

「我之前就是被人家卡過,都翻完土了,跟我說他時間沒辦法,地就放在那邊兩、三天啊。」因為種植面積夠大,再加上不想將一部份的耕作風險交由他人手上,從翻耕、播種一直到採收的農機,劉育承通通都有;契作的黑豆田,除了撒播黑豆和撒肥之外,中間的中耕除草、噴灑防治藥材也都由他一手包辦,「要做產銷履歷,這個自己來比較穩定、安心。」而有餘力之時,他也會提供臺南學甲區和下營區的代耕服務,他所購買的農機不僅自用,也造福其他農友。

劉育承解釋每一種農機的需求與功能。

當然,田區如此廣大,不可能只靠他一個人做,劉育承的田區目前有四位常駐員工協助他管理、耕作300多公頃農田。問他招募這些人力需要具備什麼技能或特質?「沒什麼,就是不能太笨。」劉育承解釋,即便有機械相關背景,從開始操作到真正上手都得花費一年至二年的時間,更何況他的田區大,農機也大,光是輪胎就比一個成人還高的大型曳引機,「只是要你開直線你就開不準了,旁邊還有那麼多按鍵要操作!」再加上農機請師傅來維修就是幾 萬塊起跳,懂得問問題、能夠從做中學,這樣「不笨」的人跟著一步步學,一定能夠學會操作大小機具。

農機操作不難學 紮實地從「做中學」是關

訓練人力第一步還不能急著上農機,劉育承的田區多,得先熟記各個田區的位置,再來就是記住每個田區「農機該從哪裡下去」,基本功先紮穩了,才是操作機具。

跟著劉育承坐上大型曳引機,冷氣隔絕了外頭炙熱逼人的太陽,放著快節奏的音樂,學甲區的馬路上響起轟隆隆的聲音,一臺曳引機要出任務去翻土囉!劉育承開著這臺大車子,輕鬆簡單地從柏油路駛進田區,「你看,這就是我說要懂得怎麼下田。」先是直直往前開到盡頭,轉個彎後,再一樣筆直地倒車往後,來來回回,不到15分鐘的時間,翻完土的田地已經聚集了十來隻白鷺鷥。劉育承說,不只每塊田「下去」的地方不同,怎麼在最有效率的時間內做完也會因田而異,而這些全都是學習操作農機的重要一環。

劉育承說,在熟悉了田區狀況之後,就會從小型農機(例如小型曳引機、播種機)開始教起,再來就進階到翻土、翻耕、種植相關的農機,最後才是訓練大型農機。他指著身旁的位子解釋,「這個就是學習椅,訓練人力的時候我都會坐在這個椅子上看他怎麼操作,讓他一邊開,我一邊教。」劉育承直言,操作農機不用專業技能,這些都是可以教學的,正值盛夏的季節從清晨5點到晚上7點都得忙農務,光是聽到這點許多人都打退堂鼓了,不過若是有心想從農、認真想學習,即便沒有任何技能,都還是能學會熟練地操作農機。

直徑播撒範圍可到90公分的播種與施肥機。

農機補助:審視思考再購買,才能事半又功倍

一臺小型農機動輒幾十萬,大型農機的話,500、600萬都是稀鬆平常,農委會輔導處提供農機具購買補助,更在去年底放寬申請補助的資格,對於購買機具相當有經驗的劉育承也提醒,真的要有需求並且具有能力,審視評估過後再去購買,才會真的讓成本降低、事半功倍。

他表示,首先要衡量種植面積是否夠大,「會想要買農機都是因為不想被代耕的『卡』嘛,可是你自己買一臺進來,那個車子的駕動率和貸款你有想過嗎?」劉育承以學甲區的田區狀況和農機需求進一步細算,以一臺要價500萬元的大型曳引機為例,目前補助金額最高可以申請到120萬元,剩下的380萬元若是以零利率、十年分攤償還去計算,每個月至少還有3萬元的貸款必須要繳清。

如果是專心務農,則要考量作物收益是否能支撐;若是想做專業代耕,學甲一帶普遍行情價是一分地500元,一甲地5,000元,等於每個月必須代耕翻土超過6甲,而專業代耕者同一時間也在代翻,拿不拿得到工作量?也得好好評估。另外,機具若是駕動率不高、不常運作,對於機器也並非好事,而保養、維修等等費用以及人力熟練機械,這些也得納入成本計算。劉育承表示,農機確實可以加速作業、幫助務農者,「我很多農機都有補助啊,但是真的自己要去算好。」針對大型農機,他建議至少有50、60公頃以上的田區再購買,如此一來,農機才能真正節省人力、降低成本,扮演好協助農場主的角色。

爪子般的設計能夠深入土壤深層,將沉澱的肥料翻上來。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7月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