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川普簽行政命令「恢復美海鮮競爭力」 漁界高層:關注我IUU漁業及勞動法規落實

臺灣遠洋漁業屢次被美列入強迫勞動清單,須特別注意勞動法規落實情形。(攝影/吳尚鴻)

臺灣遠洋漁業屢次被美列入強迫勞動清單,須特別注意勞動法規落實情形。(攝影/吳尚鴻)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17日(臺灣18日)簽署行政命令「恢復美國海鮮競爭力」(Restoring American Seafood Competitiveness),指示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與商務部修訂《海鮮貿易戰略》,聚焦打擊「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UU)與強迫勞動行為,而臺灣遠洋漁業正好屢次被美列入強迫勞動清單。對此,農業部漁業署表示,將再詳細了解及研析相關資訊,如有進一步因應內容,再對外說明。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中指出,儘管美國控制超過400萬平方英里的優質漁場,但有將近90%海鮮仰賴進口,導致海鮮貿易逆差超過200億美元。川普推動「美國優先海鮮戰略」(America First Seafood Strategy),要求美國貿易代表審查主要漁業出口國的貿易行為,包括非法、未報告及不受規範(IUU)漁撈,與強迫勞動問題。

川普另外簽署一份行政命令,宣布太平洋偏遠島嶼保護區(PRIMNM)開放商業捕漁。PRIMNM是2009年由小布希總統所設立,歐巴馬總統延續,範圍廣闊、將近130萬平方公里海域,行政命令指出,過去禁捕損害美國漁民商業利益,因此將允許懸掛美國國旗漁船進入商業捕撈。

漁界高層指出,川普在意美國產品因遵循嚴格法規,形成與各國產品不公平競爭,因此過去即透過將IUU與強迫勞動綁在一起,將水產品分為不同風險程度,要求進口水產品遵循更高標準,以此作為貿易工具限制特定產品銷美,最終目的仍是要減少進口,讓美國產品賺錢;包括這次開放保護區可商業捕撈在內,也是為了擴大美國漁業作業空間、降低成本。

他建議,現階段應注意我國漁業在IUU、強迫勞動方面是否落實遵守法規,以保住美國市場;並持續關注美國開放哪些漁區、捕撈項目,才能衡量對我產業的衝擊及因應之道。我國漁業已於108年獲歐盟執委會決議移除IUU黃牌名單。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