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年糕指南】黏黏有餘香

文字 編輯部/攝影 吳尚鴻

由糯米製成的傳統臺灣年糕,又稱甜粿,寓意年年高升,是臺灣過年酬神祭祖、餐桌必備的甜點。傳統習俗中,家家戶戶會自炊年糕使用,而年糕製作也有些禁忌,如一年內家中若曾有過喪事,便不可自行製作,須由他人送禮,製作期間皆需慎言等。

除了臺灣,中國寧波年糕以蓬萊米製作,是年節祈福常見供品,口味可鹹可甜。韓國過年的年糕湯,有長壽健康的吉祥意涵。日本過年則有鏡餅,歲末年初時擺放於神壇或者玄關敬神。各式年糕傳入不同地區,歷經時間,也傳出不同作法,如加入在來米或其他米為主原料調整口感,演變成符合在地口味的美妙滋味。

本期指南先以熟悉的臺灣年糕開篇,喚回記憶深處的年糕情懷;再透過名家之筆介紹中國寧波年糕、韓國年糕與日本鏡餅,走一趟橫跨四界的「黏年」小旅行,將各地美妙的年糕滋味,一次蒐羅到胃。

臺灣年糕食知識

Q年糕原料比一比?

*臺灣年糕除了純糯米製的甜口味,也有主原料一般為糯米混蓬萊米、常被稱「客家鹹年糕」的鹹口味。
*韓國年糕此處指作為年糕湯之年糕,當地也有以糯米製成的甜糕。

Q簡介臺灣傳統年糕與口味?

A:臺灣年糕的製作方式,最早可追溯自中國周朝。傳統工序會將糯米磨出的米漿壓乾水分,製成「粿粹」,加入糖與油攪拌,再進蒸籠蒸熟。現今臺灣年糕口味與配料有了多樣創意變化,添加像是紅豆、桂花或者是龍眼,也或加入艾草或紫米製成彩色年糕。除了米製年糕的糕之稱,一般也可看到以粄、粿稱米食製品,常見說法是粿源自閩南話,客家人則稱粄居多。

Q年糕如何挑選?

A:剛做好的年糕散去蒸氣後,摸起來有彈性且表面乾燥,聞起來有淡淡香氣,建議購買標示清楚且包裝完整的產品。應避免選購表面濕潤、黏稠,甚至顏色有異的年糕,有可能放置較長時間。

Q年糕發霉可以吃嗎?

A:不可以,就算切除發霉處,肉眼不可見的菌絲依舊存在,清洗也無法去除,不應再食用。

Q:吃年糕要注意?

A:新聞有時會見到吃年糕噎到的意外,年糕糕體本較堅韌或具黏性,不單是長輩或小孩才需注意。煮食時建議可切分為適口大小,注意咀嚼。如不小心發生異物梗塞意外,先採取「哈姆立克法」緊急處理,並連繫醫療救助。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