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漁業產值正式破千億元 總統賴清德今親頒「模範漁民」獎項

總統賴清德今日親自頒發114年全國漁民節「模範漁民」獎項。(圖片提供/漁業署)

114年全國漁民節慶祝活動今(12日)、明兩天於新北市淡水漁人碼頭舉辦,我國漁業產值於113年度正式突破1千億元,總統賴清德今日特別出席漁民節頒獎典禮,親自為12位「模範漁民」獲獎者頒獎,感謝他們對漁業的貢獻。賴清德由衷向漁民表達感謝說,我是萬里出生的,吃很多你們的漁獲,包括小卷、萬里蟹等,「吃海產長大的」,發自內心向大家道謝。

114年全國漁民節頒獎典禮今日在新北市淡水福容大飯店舉行,今年以「一起愛海洋」為主題,公開表揚全臺模範漁民、優秀漁民、模範外籍漁船員及特殊功績獎得主,肯定他們在永續漁業、養殖創新、文化傳承、跨國合作及資源保育上的卓越貢獻。包括總統賴清德、農業部長陳駿季、新北市長侯友宜及多名立法委員均出席祝賀。

陳駿季致詞表示,近期剛公布的113年度農業產值突破6千億元,漁業產值往年約5,800億元,113年達1,016.7億元、突破千億元。農業部照顧農漁民,去年已將漁民海上作業保險及救助金從150萬元提升至200萬元,每年並編列漁業預算120億元建置冷鏈物流體系等,支持漁產業發展,近期的臺美關稅挑戰,農業部也一定會與漁民站在一起。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我國漁業產值正式突破1千億元。(圖片提供/漁業署)

賴清德致詞時指出,他出生於新北市萬里區,附近就有萬里、龜吼、金山、野柳4個漁港,對漁民工作的辛苦很清楚;今年12位模範漁民中,他對鄭瑞隆、李美金兩人印象特別深刻,因鄭瑞隆很孝順,父母年邁返鄉承接養殖,成立合作社又做漁產加工,從養魚到送上餐桌;李美金則是有60年海女經驗,春天撿螺貝、敲石蚵,夏天曬小管乾,秋天撿七星螺與貝類,冬天採紫菜與海菜,四季都做不同的工作。

賴清德表示,政府是透過政策照顧農漁民,一是推動「三保一金」福利制度,提高漁民保險救助金;二是拓銷國際市場,我國龍虎斑去年起銷往日本,今年銷日約3公噸,並爭取到印度洋大目鮪配額提高15%、1,724公噸,讓遠洋漁業收穫更好;三是面對美國對等關稅衝擊,政府也編列180億元照顧受關稅衝擊漁產業。

賴清德表示,他出生於新北市萬里區,附近就有萬里、龜吼、金山、野柳4個漁港,對漁民工作的辛苦很清楚。(圖片提供/漁業署)

今年漁民節頒發首屆「模範外籍船員獎」給兩位深耕臺灣多年的印尼籍船員CAKIDA(阿龍)與Soli Hun。賴清德說,這個獎項展現臺灣人的溫暖,將奉獻臺灣漁業的外籍船員視為自己人、一家人。

「阿龍」自24歲起便在淡水第二漁港「群福7號」漁船工作,至今已13餘年,歷任甲板長、副輪機長與廚師等職。他並參與「留用外國中階技術工作人力計畫」,受二等輪機長訓練後取得永久居留證,在臺灣結婚生子。工作以外,阿龍成立並經營印尼同鄉會與數位通訊群組,整合醫療陪伴、急難救助與生活關懷,同時擔任外籍漁船員班長與口譯宣講志工,協助新進人員快速上手;並多次協助海上救援,幫助落海民眾脫困,獲得各界一致肯定。

Soli Hun則在南方澳工作長達17年,以扎實專業知識深獲船長與同儕信賴。他不僅組織並領導其他外籍船員成立南方澳印尼海員組織與南方澳三腳虎兄弟會,目前也擔任宜蘭縣漁業產業工會常務理事,更參與清真寺管理,協助舉辦活動,強化外籍社群與在地連結。

外籍漁工阿龍獲頒優秀外籍船員獎。(圖片提供/漁業署)

Soli Hun(右)獲今年漁民節「模範外籍船員獎」。(圖片提供/漁業署)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