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8、9月是花東金針花產季,為推廣國產金針及「台灣金針微笑標章」,台灣金針協會23、24日將於臺北大稻埕「赤埕迪化街概念店」一樓舉行《花開金針好食光》商展活動,販售國產無硫金針、金針花醬菜、金針氣泡飲等商品。並與赤埕臺菜餐廳合作,推出以金針花為主角的特色菜單,供民眾一飽精緻金針臺菜口福。
綠點酒莊推出的金針花氣泡飲。(攝影/王志元)
臺灣國產金針主要產區為花蓮、臺東,總種植面積為430公頃,乾金針年產量約為323至420公噸。主要栽培品種為香水金針、台東6號,及華南種。花東金針生長產地海拔800至1000公尺,花苞成長條型,體型大、花色淺,相比平地栽培鮮食口感清脆,乾制則風味更為濃郁。
鑒於市售進口金針品質參差不齊,缺乏產地驗證或有農藥殘留及二氧化硫超標疑慮,農糧署輔導金針協會成立「台灣金針微笑標章」,供消費者可快速識別購買到品質優良的國產金針。台灣金針協會秘書,亦是金針農第三代的李光濱指出,台灣金針微笑標章認證產品可分為「無硫金針」與「安全金針」。無硫金針指烘製過程不使用化學藥劑,而安全金針則採用傳統煙燻公法,保留消費者喜愛的傳統金針色澤與風味,並經檢驗二氧化硫殘流量低於法定標準4000ppm以下。
認明「台灣金針微笑標章」,消費者可購買到品質優良的國產金針。(攝影/王志元)
赤埕臺菜餐廳團隊表示,國產金針酸味較淡,甜度與香氣皆更為突出。傳統金針料理多以湯品為主,此次台灣金針協會與赤埕臺菜餐廳跨界合作,除了推廣、展售優質國產金針及金針加工商品外,亦融合其他區域菜系,創作新菜,如改編自上海菜的「花開六一絲」、「山海花韻茶碗蒸」等,希望藉此展現國產金針「新鮮」與「乾貨」兩種樣貌的嶄新滋味,即日起至8月31日,民眾可於赤埕迪化街概念店預約嚐鮮。
「花開六一絲」,改編上海名菜「涼拌六一絲」,以金針花替代原本菜中的火腿絲。(攝影/王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