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強化國土安全韌性、撥補台電預算意見分歧 對美關稅衝擊特別條例保留立法院會討論

立法院今日審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朝野立委意見分歧,針鋒相對。(攝影/游昇俯)

因應美國關稅政策改變國際情勢衝擊,行政院及立法院各黨團立委均提出特別條例草案,今(21)日由立院經濟、財政聯席會議審查。但因執政黨與在野黨立委對強化國土安全韌性、撥補台電等項目是否納入特別條例意見分歧,經過一個上午討論,各條文均未獲共識,聯席會議決議全數條文保留立法院會討論,交由朝野黨團協商。

行政院日前提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爭取總額4,100億元預算,包括經濟支持方案930億元,撥補台電、健保基金等的社會支持面向1,670億元,以及國土安全韌性1,500億元等三大面向,今日連同國民黨團、民眾黨團及立法委員蔡易餘等人版本,共同交由立院委員會聯席會議審查。

在野黨立委張啟楷、翁曉玲、鄭天財等人認為,特別條例應聚焦因應美國關稅政策衝擊,但行政院版本草案「偷渡」進國土安全韌性等項目預算,社會支持面向預算也不應撥補台電1,00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社會支持各項目預算應回歸年度預算編列,反而應該依國民黨版普發現金1萬元或依民眾黨版普發6千元。

但執政黨立委蔡易餘、邱議瑩、賴瑞隆、邱志偉等人指出,即使是經濟支持方案中的預算項目本也見諸年度預算之中,國土安全韌性預算並非強行「偷渡」進特別預算。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聲明早在2月即爭取改善海巡設施相關預算,是在美國關稅政策之前,絕非「偷渡」預算。

蔡易餘則指出,目前美國對中國、臺灣的關稅分別為30%、10%,臺、中關稅有20%差距,可能促使中國產品走私臺灣及發生洗產地等問題,國土安全韌性實際與目前國際情勢變化息息相關;國、眾兩黨早在川普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之前即主張要普發現金,現在寫進「特別條例」才是「偷渡」。但張啟楷、鄭天財等人認為,今年度預算才剛在執行,若確有需求或不足,仍可以採取追加預算,不應以特別預算處理。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