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乳香生活】國小值日生的早課

值日生抬牛奶
文字/柯欣岑 插畫/Huang Chia Yi

1970到1980年代出生的臺灣小孩,可說是見證國產鮮乳起飛的黃金世代。政府正極力發展酪農產業,社會經濟穩定,父母甘心上繳月費,讓孩子在學校能領到一盒幫助長高、健骨的牛奶,盼子成龍望女成鳳,幸福如我,當然也是其中一隻鳳!

當時校園可訂購的牛乳品項很單純,就是鮮乳與調味乳兩種,調味乳有巧克力跟果汁口味。每個月繳錢給總務股長時我內心都很掙扎,因為娘親嚴正警告不准訂調味乳,只能訂鮮乳,雖然果汁牛奶難以下嚥,但我實在太喜歡巧克力牛奶,有次抵不住誘惑大膽下訂調味乳,沒意外地被抓包,下場淒慘!

因此,那個年代的值日生除了擦黑板,每天早自習或是第一節下課都會在合作社聚集領牛奶。牛奶取貨區就像基隆崁仔頂的海鮮漁獲拍賣現場,地板總是溼漉漉,擠著一大群嗷嗷待哺的小屁孩,七嘴八舌又爭先恐後的跟牛奶大哥報上班名,仔細清點三種牛奶的數量(這大概是當時小學校園裡最社會化的行為了), 點好牛奶,就正式進入抬牛奶的動作。

兩個值日生一組,一人一邊提著像台啤啤酒籃的牛奶籃,遇到好的夥伴可輕鬆歡唱,邊搖著牛奶籃回教室。遇到調皮的男生就很可憐,抬到一半突然放手落跑,形單影隻之下,只能使出前一天吃奶的力氣哀怨扛回班上。

值日生抬牛奶的全盛時期約莫持續15年,後期校外乳品選擇漸多,校園訂量漸減,一度淪落為牛奶大哥逐班發送的型態,抬牛奶這項小學生早課最終消失於歷史洪流之中……。

PROFILE

柯欣岑 「那事的味」老闆兼員工,喜愛探索食物,特別鍾情臺灣古早風味。以甜點料理製作、食譜研發、學童食育教育為生活重心。期許品牌能延續臺灣美好元素,碰撞新食材、新作法或新世代,玩出些許趣味與印記。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