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農傳媒

民航局限制農用無人機使用範圍,農委會擬增訂管理法規解套

近年越來越多農民使用無人機噴農藥、施肥,但民航局近日通過《民用航空法》,規定重量達250公克及政府機關(構)、學校或法人擁有的遙控無人機皆需註冊登記、遵守飛行規範,且無人機不得在未經申請狀況下,從空中投擲或噴灑任何物件,最快1年後法規上路,農民使用無人機噴農藥、肥料、生物防治將受到限制,農委會預計今年研議出農用無人機管理法規,保障所有農民的使用空間。

無人機管理最快1年後上路

立法院在本月3日三讀通過《民用航空法》部分條文修正案,首度將遙控無人機管理納入管理,規定重量達250公克及政府機關(構)、學校或法人擁有的遙控無人機皆需註冊登記、遵守飛行規範,且無人機不得在未經申請狀況下,從空中投擲或噴灑任何物件。

民航局飛航標準組組長林俊良指出,一般法規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後會在6個月內生效,因遙控無人機管理法規涉及中央機關及地方政府,法規生效的前置工作尚未準備完成,包含無人機的註冊、建立申請系統、與地方政府協調合法飛行區、管理及裁罰方式等,無人機的相關法規將由行政院公布生效時間,最快預計1年後上路。

這項規定代表農民不能再隨意使用無人機噴藥、施肥,林俊良表示,農藥是危險物品,只能在特定區域噴灑,一定要適當管理,因此規定若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或施放生物,需具備法人身份,「這是基於專業考量。」無人機若用在農業,須仰賴農委會制定細部管理規定,如噴灑區域、是否認定為農機等。

該如何訂定農用無人機管理法規,是農民關注焦點之一。(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地方政府建議,農用無人機納為農機列管

嘉義縣政府近年積極使用無人機勘查農業災損,甚至防治禽流感,農業處處長林良懋認為,現階段一般農民與產銷班不具法人資格,無法申請使用無人機噴灑農藥及肥料,農委會需加快立法規範農用無人機。
他建議,農政單位須將農用無人機視為農機納管,但法規訂定可分為設備及管理兩方向思考。目前無人機品質良莠不齊,未經認證的無人機可能有造成人員及財物危害的風險,如農藥為化學藥劑,是否會腐蝕機械,都需要從設備管理著手,另外操作人員也需要有專業證照,納入管理。

過去無人機控制範圍不超過2公里,但現在無人機性能逐漸提升,控制距離可達5公里到7公里,一架無人機飛過來不見得能找到操控者,林良懋表示,民航局若要委託地方政府管理無人機,也需要給第一線人員科技管理工具。

農用無人機擬納強制責任險

為因應《民用航空法》規定,本月17日農委會曾召開農用植保機應用與管理座談會,邀請相關部門、第一線使用無人機的農民、代噴業者、農藥業者及工研院等單位討論農用無人機的管理措施。

現階段農委會將考量農民使用狀況,研議是否修改《民用航空法》,或在《農藥管理法》中訂定農用無人機管理規定。

農委會副主委李退之說明,《民用航空法》法規和現行農民使用農用無人機有實務差距,雖然法規寫明法人申請可免除部分管理限制,農會及合作社使用上沒有問題,但產銷班與一般農民並非法人身分,無法使用農用無人機。

李退之表示,未來農用無人機操作應有監控機制,操作時需與監控中心連線,降低人員危險及財物損害,也將針對農用無人機規劃強制責任險,第一階段將鎖定農藥、肥料等純農用無人機,第二階段會將田間管理及遙測型的無人機納入管理。

李退之強調,會積極蒐集各方意見,研議農用無人機管理法規,並參考《民用航空法》的無人機規定,不會讓民航局有安全疑慮,盡快在今年訂出管理規範,保障農民在農業上的使用空間。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