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尋味有機】良食為本 友善取菜支持在地農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安全,隨著大環境整體經濟提升,人們對飲食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只要美味,更要吃得放心、健康。對新百王餐廳與沛芳綜合有機農場來說,使用有機耕作及友善栽培的食材,及符合循環經濟的在地農產品料理出美味餐點,不僅讓民眾「食」在安心,更是支持有機農夫,及臺灣自然生態環境的最佳方法。

新聞
【綠主張】讓孩子體會農夫心情 校園食農教育守護臺灣本土雜糧

武漢肺炎籠罩全球,食物鏈中斷、運輸停滯,全球糧食供應阻斷,2億6千5百萬人面臨嚴重飢餓。盱衡臺灣糧食自給率約32%,面對國際情勢的不穩定,糧食危機有可能發生。身為教育者,我們認為在校園內動手耕作、保種、傳承基礎種植技術,是面對糧食危機最好的教育方式。而雜糧耐旱、不需特別施肥,每天都會吃,是最好的入門作物。

封面故事
【校園午餐的升級路6】吃當季.識當地 「斗南食物日」讓校園午餐融入食農教育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自今年9月起,與鎮內8所國中、小學合作,將每月15日定為「斗南食物日」,將精選的斗南在地優質農產品,包括在地當季的農產品,融入校園午餐菜單之中,並搭配一系列食農教育課程及影片,希望增進孩童對家鄉的認識。

封面故事
【校園午餐的升級路1】校園午餐不只是午餐 餐盤上的公民實踐與農業結構轉型

從產地到餐桌、地產地銷、身土不二……大家對於這些口號一定不陌生,特別是食農教育近年來在臺灣社會日益受到重視,飲食所鑲嵌的價值及改變後能得到的成效,又重新回到政策規畫、社會大眾的關注。以農業政策為例,在新農業與食安五環政策的引導下,鼓勵國內近3,500所國中小學校園,在午餐食材的選擇上,優先使用國產、可溯源的標章(示)農產品,寄盼達到推動食農教育、強化食材安全,以及促進農業永續發展的三贏局面。

新聞
15日食物日 他里霧農食節超好食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推動友善耕作及食農教育,為讓更多人重視在地物產,推出農食節,由生態廚師以在地農產設計、創新出新食法,例如牛肉漢餅,強調從「泥巴到嘴巴」只要30分鐘的新鮮甘甜特色。此外,也訂出每月15日為斗南「食物日」,提供鎮內國中小午餐竹筍、絲瓜、臺灣牛肉等在地特產,讓學生藉由「好食」認識家鄉特產,珍惜食物。

封面故事
【有機農業的銷售題6】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用有機市集創造共好的在地社群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以下簡稱興大市集)在2007年由董時叡教授發起,今年9月即將邁入第14個年頭,「在地連結」是興大市集始終不變的明確定位,除了單純的買賣消費之外,透過舉辦田間參訪、食農講座、社區推廣,以及因應疫情推出的宅配服務,目的就是讓消費者更了解有機與有機農產品,最終再回到在地的市集裡面挑選、消費。

豐年人物
客座總編輯|有機農業推動中心執行長董時叡 多元行銷吸引更多主動的消費者,讓有機農業的價值被看見

有機農業推動中心今年其中一個重要任務,是要努力讓有機農業的價值被看見,過去我們看有機農業,通常把重點放在農藥、化學物質殘留多少,但是農政機構一直努力為大眾把關慣行農的農藥殘留問題,料理界更會教導大家如何清除農藥,如果只談這些,無形中削減了有機農業的必要性;其實有機農業的價值不只於此,它的農法本身就對環境有很多好處,不僅減少汙染、碳排放,也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未來我們應該提出科學證據,並在教育這塊更加著力,加強理念的論述,才能讓更多的生產者、消費者「有感」,願意主動加入。

新聞
【區域農業新世代系列報導】氣候變遷下友善節水、全面提升雜糧產量 北臺灣的農業永續新思維

過去,臺灣農作栽培模式大多是全年持續栽培為主,憑藉頂尖技術與農民勤奮,尤其是北臺灣的水稻一年兩作、寫下高產量奇蹟,然而隨著栽培環境的轉變、國人米食攝取量逐年降低,加上氣候變遷下水資源稀缺,該如何找尋農業永續發展的新方向?

封面故事
耆老念念不忘的米滋味,馬太鞍讓古稻再次飄香

6月底,花蓮光復國小畢業生重回馬太鞍的一畦稻田,他們在三個多月前種下的秧苗,已結成金黃的穗。在農人黃俊龍的協助下,大夥以抽穗古法,一穗一穗採收成熟的稻作,成束扎起晾晒。這一束束稻穗,不僅是孩子們特別的畢業禮物,也讓耆老再度聞到念念不忘的米香,它的名字是cilipeday。

新聞
食農教育在身邊!從一顆端午節粽子 淺談臺灣在地好食材

5月即將進入端午節,傳統在端午節前家家戶戶都會忙著包粽子,現今民眾可更便利,直接購買包好的粽子。不論是自己包的粽子或是買現成的,這些食材是臺灣哪些地區的農民辛勤耕耘生產?粽子裡包的食材該如何挑選?都攸關著我們的飲食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