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如何看待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分析臺灣的優劣勢及未來挑戰

根據農委會2018年實驗動物人道管理年報數據顯示,依動保法規定備查設置照護小組的機構計有198家。本文針對試驗臨床研究機構、動物用疫苗廠與農藥公司為調查範疇,了解第一線產業如何看待與評估實驗動物替代技術。

新聞
照顧生態及經濟!第二屆永續善農獎熱烈報名中

與國際降低農藥風險趨勢站在同一陣線,兼顧產業發展及農產品安全,防檢局舉辦之「永續善農獎IPM Award」已經來到第二屆。延續去年成果,以現場操作農友、技術創新研究人員、行銷推廣團體為對象,透過「慎選藥劑」、「精準施用」,即使化學用藥已無法避免,仍致力將對人類、有益生物、環境之影響降至最低,達成生態環境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新聞
農藥檢驗快又有效!「拉曼光譜儀」走入市集 破解大眾農藥迷思

為推廣正確的農藥安全知識,運籌管理學會跟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以下簡稱藥毒所)特別在端午連假期間,參與中華文化總會所舉辦的「2020城南有意思—回憶新樂園」系列活動,並於「春日好好市集」精心規劃專區,以「拉曼不慢—不藥殘留」為主題,推廣拉曼光譜儀及強化消費者的農安知識。值得一提的是,展攤特別安排「拉曼實驗室」、「拉曼快問快答」、「農安大哉問」等趣味活動,透過專人互動與遊戲設計,幫民眾解答農藥殘留迷思。

新聞
百位專家聚焦農業議題 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仍為首要科技策略發展

有鑑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委會)2008~2011年期間推動2025年臺灣農業科技前瞻活動,迄今即滿10年,細心檢視仍有部分科研議題尚能完全實踐。尤其近10年來,陸續有生物經濟、循環經濟、健康保健、冷鏈技術等跨域研究結合農業科學,因此,臺灣農業科技前瞻發展方向仍須建立國際學習標竿及考量我國自身產業發展環境,滾動式進行研究議題與主題研究方向的修正,探索過往熱門的農業議題至今是否仍聚集同等的研究量能、又有哪些是具有前瞻性的議題,以接軌未來趨勢。

新聞
2019國家農業科學獎 跨域人才推動深耕農業產業創新

因應氣候變遷、糧食安全,甚至是全球區域貿易相關衝突,臺灣農業基本問題慢慢浮出檯面。近幾年臺灣政府推動多項農業基礎建設發展,國人也越來越重視食安議題,如何提升更多新能量投入農業科技,以有效解決農業產業問題,為國內公私部門重視課題。

新聞
何謂IPM?解析首屆「永續善農獎」 優秀農友力拚聰明防治、農藥減半

氣候變遷除了衝擊農業產值,也間接造成植物病蟲害危害情形加劇,為了改變慣行農法農友以化學農藥作為唯一防治手段的心態,防檢局於108年以現場操作農友為對象,辦理第一屆「永續善農獎IPM Award」,透過表彰作物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優秀操作農友,建立其他農友或生產團體之參考典範。

新聞
【臺灣農業向南走】農業機械厚植農業競爭力 躍升國際舞台

伴隨新南向國家快速都市化,逐漸出現缺乏農業勞動力的問題。以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為例。然而反觀臺灣,則因同屬於亞熱帶及熱帶農業,小型農機性價比高,故較具有競爭優勢。不過另一方面,臺灣農機出口成本較高,該如何奠基於臺灣成功經驗,於厚植臺灣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的同時,同步發展適合東南亞環境的特色農業機械,則是後續臺灣如何於國際舞台中獲勝的關鍵之舉。

新聞
防檢局持續監測畜禽動物用藥安全 守護國人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2017年底發布了動物抗生素藥物使用指南,建議應總體減少醫用重要抗生素/抗菌劑的使用。依據該組織及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 Organisation for Animal Health, OIE)聲明,一旦應用抗生素/抗菌劑治療疾病,若未能合理使用來達到有效抑制濃度,就有可能讓細菌產生抗藥性。

新聞
篩檢、防疫都靠它!家衛所豬瘟研究組 全年無休成防疫重要關卡

非洲豬瘟近年於全球迅速蔓延,尤其去年在中國爆發疫情以來,亞洲各國無不繃緊神經嚴防入侵。為了監控我國豬隻及產品的邊境防疫,家畜衛生試驗所國家動物傳染病檢驗實驗室建立了非洲豬瘟的診斷及鑑定方法,並協助我國邊境管制的採樣檢驗。

新聞
【臺灣農業向南走】新式加工技術協助舊元素碰撞出新價值

伴隨新南向市場經濟成長,重視食品安全及自身健康,願意花費較高費用購買高品質食品的中產階級增加,加上存在未滿足的食品需求缺口,新南向市場成為全球食品產業的新藍海,近年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等國皆積極布局。相較於生鮮蔬果容易受限於檢疫、運輸保鮮等限制,農產加工品除了較便於貯運,且透過加值化技術可多元應用農產品。國產農產加工品本即具有品質佳、加工技術優異的特色,如何針對新南向高端消費市場需求,開發特色食品的同時,藉由協助取得HALAL、Global G.A.P.等國際驗證,提升國內業者生產管理品質,成為在國際市場獲得一席之地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