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近期因秋行軍蟲疫情發酵,有不少民眾反映早就在多年前見過秋行軍成蟲「草地貪夜蛾」,只是政府防疫不力,現在才全面爆發;不過,根據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所建立的蛾類影像資訊平台「慕光之城」,在全臺3千餘名蛾友上傳的25.8萬筆資料中,2002年至2019年夜盜蛾屬1037筆資料裡,沒有一筆是秋行軍蟲;此外,在2007至2019年收集到249份夜盜蛾屬的標本,也完全沒有發現秋行軍蟲,顯示秋行軍蟲應是近期才入侵臺灣的新興害蟲,而非早就落地臺灣、近期才爆發。
目前國內進行秋行軍蟲疫情進入第二階段「強制施藥」,應變小組提醒民眾,發現秋行軍蟲的管制區可施用農委會公告的11種緊急防治用藥,包括賜諾特、諾伐隆、氟大滅、剋安勃、護賽寧、依芬寧、硫敵克、蘇力菌,施藥管制期限到作物的生長期結束,並請依照農業改良場等專家指導施藥,不要隨意用藥,避免讓蟲體產生抗藥性。此外,希望民眾如有發現秋行軍蟲跡,可利用「防檢局防疫小尖兵臉書」、「防檢局[email protected]」、「農作物天然災害即時回報APP」,或撥打防檢局通報專線0800-039-131等管道持續通報,遏止秋行軍蟲大肆蔓延造成更大的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