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的臺灣,猝然不及防備而遭口蹄疫病毒攻陷,回首國內養豬產業一夕之間從燦爛到慘淡,那是經歷過的人都害怕的一段歷史;22年後,臺灣已經拿到申請成為不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門票,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申請成為「不施打疫苗口蹄疫非疫區」資格,最快2020年5月經OIE大會正式決議,台灣就能成為100%非疫區。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
專題報導
口蹄疫苗持續打 金門偶蹄類動物產品禁運令再延1年
農傳媒 -
臺、澎、馬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申請為口蹄疫非疫區的文件已經遞出,最快明年5月OIE年會時,即可正式獲得OIE認可為非疫區,但金門,並不包括在內。金門的豬隻現在還在施打口蹄疫苗,口蹄疫拔針的前置作業也尚未規劃,目前進度仍維持在施打疫苗及例行監測的階段,因此,農委會防檢局日前預告金門偶蹄類動物產品輸臺禁令將再延1年。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口蹄疫拔針成功渡過第1年!明年5月可望成為非疫區重回外銷市場
編輯部 -
口蹄疫拔針滿一年不是防疫工作的結束,而是開始,從現在到明年5月OIE大會正式宣佈臺灣成為「不使用疫苗口蹄疫非疫區」以前,一切工作不能鬆懈,特別是中國口蹄疫和非洲豬瘟疫情嚴重,會繼續與邊境查驗、防疫機關及產業團體的協助,將病毒阻絕於臺灣境外。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11張圖速讀22年口蹄疫病史
編輯部 -
經過22年與口蹄疫長期抗戰,拔針滿週年!臺灣可以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正式提出「口蹄疫非疫區」申請,最快可在2020年5月除名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1997年口蹄疫現場 致命病毒與疫苗
編輯部 -
口蹄疫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動物疾病,1514年在義大利出現,是國際及經濟上非常重要的疾病,因為它對畜牧業的危害很大,也是一種國與國間的非關稅貿易障礙的疾病。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守護臺灣養豬產業 沒被擊倒的他們這樣走過口蹄疫年代
編輯部 -
22年後,臺灣已經拿到申請成為不打疫苗的口蹄疫非疫區門票,盤點畜牧場、屠宰場、野豬的口蹄疫病毒監控現況,2020年5月臺、澎、馬即將可成為真正的非疫區,只是,不打疫苗的非疫區能維持多久?政府與養豬戶正努力著,要讓非疫區長長久久維持下去。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因非洲豬瘟而啟動陸海空防疫 農委會:口蹄疫拔針的定心丸
編輯部 -
非洲豬瘟是百年病毒沒錯,早已存在百年之久,但竟然無法研發出疫苗,這病毒有其厲害之處,臺灣開始繃緊神經,就在中國於2018年8月爆發首例之後,從過往的疫病傳播史,中國爆發的疫病,臺灣必得小心防範。
【口蹄疫拔針週年系列專題】口蹄疫病毒小隨風可飄過英吉利海峽 橫掃臺灣時如入無人之境
編輯部 -
副主委黃金城回憶1997年病毒初入臺灣,因為國內獸醫師沒人有口蹄疫臨床經驗,且口蹄疫病發症狀又與豬水泡病的特徵相似,一時誤判,才讓口蹄疫病毒在全臺快速漫延。
【人物專訪】陳吉仲:口蹄疫拔針是賭上政治風險 20年病毒不除卻是恥辱
農傳媒 -
政治風險的承擔或是恥辱的去除,兩者只能二擇一,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選擇賭上政治風險,也要口蹄疫拔針,讓臺灣重回非疫區之列。陳吉仲說,去年7月拔針之前,就一直思考是否真的要拔針,環境如果還殘存病毒,拔針後,口蹄疫就有可能隨時再爆發,這將是重大的政治風險;如果不拔針,大家可以繼續相安無事。最後拍板定案的理由只有一個,「一個病毒留在國內20年不除,對農委會、對畜牧業,都是一個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