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的新時代任務1】政策篇:加速農業機械化.召募農業人力團

農委會引進國外省工農機,加速國內農業機械化進程,圖為乘座式蔬菜播種、噴藥、採收機三合一機具,每臺可替代12個人力。(攝影/李文揚)

文/曾怡陵 攝影/劉人傑

農業是勞力密集的行業,也是國內糧食能否穩定供應的關鍵,農村缺工的狀況頻傳,年長的主要工作者又逐漸凋零,因應缺工問題的規劃實刻不容緩。

全臺缺工約12萬人次 果樹最缺人

「作物的缺工問題大多有解,比較沒解的是果樹,因為機械化的程度有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輔導處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執行秘書蔡佩君表示,果樹的栽培管理較為粗放,通常是農場主自己管理,至多聘請一位臨時工協助,但採收時卻須在短時間找到大量人力。以玉荷包為例,採收期僅有20天,但一次就要10至20個人力,面臨季節性缺工的壓力。蔬菜也面臨類似的困境,採收前的播種、移植等作業皆可由機械代勞,但也需要大量的短期採收人力。目前蔬菜採收的機械化是農委會今年努力的重點之一,目前已有進口的蔬菜採收機在桃園,2019年並請雲林農業生產合作社進行擴大示範,期望能普及至其他地區。

農委會輔導處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執行秘書蔡佩君表示,作物的缺工問題大多有解,最難的是果樹,因為機械化的程度有限。

另外,難以機械補充人力缺口的還有高單價作物。茶葉分商用茶和高價茶,前者的人力可用機械替代,但後者若使用機械採收,會導致茶梗過多,使得種植高價茶的茶農轉用機械的意願低落。同樣供高單價市場的花卉作物多以自動化環控溫室栽培,但移盆作業較耗人工,許多業者如今也逐漸導入自動化流程,以減少人力需求。

統整國內外人力資源 多頭並進紓解缺工問

為舒緩農業缺工問題,農委會於2016年建置「農業人力資源平臺」(https://ahr.coa.gov.tw)媒合勞動力的供需,2017年成立農業人力團,隔年成立機械代耕團並設置「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同時引進外籍移工,以補充農村勞動力。

「農業人力資源平臺」的運作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農場主自行登錄找工需求,並連繫系統配對的人力;另一種是由農委會補助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會、合作社等單位作為人力調度中心,招募人力團,並派遣適合的人力至有需求的農場。目前全國總計139個人力團,共2,556人,包含低技術門檻的耕新團與外役監團,及高技術門檻的技術團、產業專業團、畜牧團、機械團,還有善用農村既有勞動力的人力活化團,推估已改善50%的季節性缺工狀況。針對農業人力團的部分,農委會依據不同的團別提供獎勵,以技術團為例,每個月達成出勤條件就提供8,800元就業獎勵,若一整年都持續在團上工,年度計畫結束後可核發每月1萬元累計12萬元的務農基金,若再加上農場主的給薪,人均月收入可達5萬元。雖提供吸引勞動力投入的誘因,但須能終年穩定派發工作,才能留住人力,人力團也才能順利運作,因此組團的先決條件是周邊須有全年度的工作需求。

農委會依據不同人力團提供獎勵,以技術團為例,每個月達成出勤條件就提供8,800元就業獎勵。(圖片提供/農委會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

除了本國人力的培養,農委會也向勞動部申請外國人力補充名額,建立外籍移工外展農務服務模式,2019年試辦名額為400名,今年度已再追加名額,擬引進2,400名移工。此外,2019年也與印尼簽署雙邊協議,一年開放300名印尼青農來臺實習。蔡佩君說:「基礎勞動力的工作交給外籍移工做,比較有技術性的部分則由我們栽培的勞動人力來做,讓技術能夠留在臺灣。」

引進機械代耕 耕作效率倍

有鑑於農村人口老化、外流的事實,人力補充有限,仍需導入機械耕作來擴大勞動能量、提高耕作效率。以水田除草機為例,每臺可替代18個人力,乘坐式蔬菜播種、噴藥、採收機三合一機具可替代12個人力,結球葉菜採收機可替代八個人力。

2018年農委會農糧署(簡稱農糧署)輔導成立桃園、新竹、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南投、嘉義、臺南、高雄、屏東、宜蘭、花蓮、臺東成立14個農業機械耕作服務協會,會員人數從700位增加到現今的1,900位。同年建置「農業機械耕作服務系統」(http://eoi. afa.gov.tw),提供曳引機、插秧機、動力採茶機、甘薯收穫機等12種農機的人機協同租賃資訊,至今有3、4萬查詢人次,期望達到資源共享,提高農機利用效率的目的。系統目前的服務為單向式,農友可依縣市地區、農機種類、動力大小、廠牌查詢代耕業者,未來將進行雙向媒合的機制、擴大代耕作物項目、開發GPS定位功能,並整合至「農業人力資源平臺」,未來不管是派遣人力或機械代耕都將更為便利。

逐步突破現有困境 解決缺工難

除了提供農機補助,農委會每年也投入2億元以上研發經費,盤點國內須優先開發之重點農機具,由農業試驗改良場(所)與大專院校合作研發、改裝適宜國內使用的農機,並合作開辦教育訓練,提升農民使用農機的技能及操作的安全性。此外,提供低利貸款,降低農民購置機械的負擔。

「但也不是說做了這些措施馬上就可以機械化了,農民整合需要時間。」蔡佩君以蔬菜為例,如果菜農要導入機械化,一定要從頭改變,整地、作畦、播種、移植等流程都要配合機械調整,否則就無法用機械採收。此外,農場土地小,若改成機械耕作,田區的規畫可能要改變,例如拿掉農場間隔、開闢機械通道等。再來是農民心態問題,機械運作會導致迴轉空間的浪費,有些農民捨不得耕作面積減少,也因此機械代耕團必須花費心思和時間遊說農民。下半年,農業人力發展辦公室將再針對洋蔥、蒜頭、紅蘿蔔等蔬菜機械化程度有限的作物加強輔導,也會希望農糧署的補助金可以提高,以提升農民和代耕業者配合的意願。

因應勞動力短缺而讓農業走向機械化是必然趨勢,冀盼政府多面向的政策與民間的努力並進,加速國內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以維繫農村續存及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