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後盜伐時代】概論篇:守護失落的山林資源,臺灣林木盜伐現況與應對

護管人員進行歷史盜伐案件現場清查(攝影/蔡博雅)

文/劉大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政管理組保林科科長 周詩涵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林政管理組技士 圖.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從近年國有林地遭竊取主副產物案件來看,盜伐形態已從早期單人或團體上山竊取林木的犯案模式,演變成集團式「一條龍」經營。

依據林務局統計資料顯示,近年來國有林遭竊取森林主副產物案件件數在2010年直線上升,更在2011年達到高峰,林務局推論一部分原因與臺灣自2008年全面開放陸客來臺觀光有關。除了珍貴一級木,臺灣其他的木材也深受市場青睞,再加上合法木材供不應求,盜伐者眼見有利可圖,計畫性的盜伐案件屢見不鮮。

盜伐熱點區域與形態

近年臺灣盜伐樣態以竊取早期(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伐木樹頭殘材占比最高(約占61%)。此類木材(比如檜木)重量較重,不過這些地點於早期即有架設大型機具以利木材搬運,再加上交通相對便利,利於山老鼠用車輛將木材由山區載運至銷贓地點販售。檜木多分布於海拔1,800~2,500公尺之間(不同樹種略有差異),因此,盜伐地點多集中於宜蘭(明池)、桃園(臺七線四稜、上巴陵)、臺中(大雪山林道、臺八線德基梨山)、南投(信義九層坑、亞杉坪、杉林溪)、嘉義(豐山、阿里山)等地區。另外,貴重木樹瘤與根株等部位,因木材本身的特殊紋理,也成為近年山老鼠重點目標之一(約占4%)。

另外,由於坊間流傳牛樟芝具抗癌等療效,加上臺灣山區牛樟數量較少,導致盜伐牛樟生立木(約占11%)或竊取牛樟芝等高價森林副產物(約占10%)的案件時有所聞。為了採取牛樟樹穴內的牛樟芝,山老鼠往往將百年牛樟伐倒或將牛樟樹身開洞進行採集。牛樟多分布於海拔450~1,800公尺,產地主要分布在新竹尖石、苗栗南庄山區、南投竹山溪頭杉林溪、嘉義阿里山奮起湖、臺東紅石林道及屏東恆春地區,因此這些地區亦屬盜伐熱區。

其他的盜伐案件樣態還包含了竊取貴重漂流木(約占11%)與挖掘園藝奇木(約占3%)。竊取貴重漂流木案件多集中發生於風災過後,山老鼠在夜色掩蔽下,伺機利用機具打撈、撿拾貴重木,並於現場裁切或直接以機具載運販售,熱點包括宜蘭蘭陽溪、天狗溪、和平溪出海口、桃園石門水庫、臺中大安溪與濁水溪上游,以及東部卑南溪出海口等。而挖掘園藝奇木轉賣給園藝商或建商作為造景樹材,則多集中在屏東恆春半島。

盜伐模式再進化 集團的一條龍經營

從近年國有林地遭竊取主副產物案件來看,盜伐形態已從早期單人或團體上山竊取林木的犯案模式,演變成集團式「一條龍」經營,收贓者(通常為盜伐集團首腦)雇用「鼠頭」統一調度人力,進行斷點式分工作業,且各組人員皆透過鼠頭接洽,彼此沒有橫向聯繫,減少某一組人員遭警方逮捕後,供出其他組人員的機會;收贓者亦會買通有地緣關係的同夥,或另指派一組人員作為內應監控現場,若有警方或林務局同仁在盜伐地點埋伏,則向鼠頭通報,導致查緝不易。收贓者主要供應資金、工具、食物,甚至會利用毒品控制山老鼠成員,為謀取利益。

近年發現有越來越多外籍人士參與盜伐案件,法務部統計資料也顯示,外籍人士違反《森林法》案件且判決有罪的人數逐年增加,且多屬越南籍失聯移工。

據了解,因越南地區(北越)多山地形與臺灣相似,能適應臺灣山區環境,再加上盜採貴重木單趟報酬每人可達新臺幣15,000元,對經濟弱勢的失聯移工極具吸引力,故在豐厚報酬之利誘下,易遭犯罪集團吸收從事不法行為,成為近年查緝盜伐的一大隱憂。

盜伐案件現場,樹頭材遭山老鼠鋸切情形。(攝影/蔡博雅)

防範盜伐的應對措施 官方跨步合作,導入民間力量

因應盜伐態樣改變,林務局持續調整相應對策,在既有的巡護與監控機制外,也研議《森林法》法規之修訂,強化盜伐案件通報機制、精進科技器材應用及蒐證、提升政府跨機關合作、導入社會參與、制定國產材產銷履歷及溯源管理等相關措施,期待有效遏止不法集團竊取珍貴森林資源。而相應對策如下:

一、《森林法》法規之修訂

預計將增修《森林法》第52-1條「擴大沒收制度」,並就贓額之計算方式採以買賣市價基準,增加對犯罪的嚇阻力,以利提高犯罪者應負成本,達到嚇阻效果。

二、強化盜伐案件通報機制

藉由Line@設置森林盜伐通報平臺「山老鼠雷達站」App,以及林務局24小時免付費專線0800-000930(您您您救山林),提供民眾即時舉發的管道。

三、精進科技器材應用及蒐證

在偏遠山區廣增基地臺,改善通訊網路品質,藉由最新科技器材及物聯網架構,進行監控。

四、提升政府跨機關合作

自2000年起與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及各地方法院檢察署等機關共同訂定「檢察機關查緝森林盜伐執行方案」,整合檢察、警察及林務機關能量;另於2017年納入移民署,成立「檢警移林查緝平臺」,提升查緝效能。

五、導入社會參與

擴大邀請山村部落、社區協助森林巡護,結合山友與各大專院校登山社參與巡視,更招募「國家森林調查監測志工」協助巡護山林,通報非法案件。

六、制定並推廣國產材產銷履歷及溯源管理

建置產銷履歷林產物(木、竹材)TAP驗證制度,以及「林產品生產追溯管理系統」,並導入區塊鏈技術優化,透過市場機制鼓勵合法,消弭非法。

護管人員於盜伐現場進行檢尺及註記。(攝影/蔡博雅)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0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