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片提供/農業易遊網
每年3月至5月是賞螢季節,螢火蟲漫天飛舞的盛況,如夢似幻,讓人彷彿墮入夢境之中。然而,棲地環境對螢火蟲族群生存是重要條件,也因此賞螢景點通常位於遠離塵囂的郊區,堪稱「祕境」,不但距離遙遠,路況更帶點艱辛。反觀位於南投的桃米休閒農業區擁有極佳的生態環境,同時具備地理優勢,鄰近暨南大學,離開交流道後只需10分鐘就能抵達,如果想要帶著家中老小一同欣賞螢火蟲,又不想要花費心思安排一天的詳細遊程,不妨就安排去南投桃米遊玩一趟吧!
桃米休閒農業區(以下簡稱桃米休區)辦理賞螢活動有近10年的時間,參加賞螢活動時都會先進行生態教育解說,桃米休區培訓社區成員成為導覽員,由最瞭解在地的居民帶領走入社區,深度介紹螢火蟲的生態與桃米環境。不僅如此,在季節限定的螢火蟲生態體驗之餘,看準現代人喜愛即興出遊的趨勢,桃米的體驗活動皆採取單場預約制,無需事先付訂金,遊客可自行選擇喜歡的項目參加,對於懶得規畫行程的遊客來說,可說是輕鬆又方便的懶人玩法呢!
每逢賞螢季,桃米如夢似幻的點點螢光,總是吸引大批遊客前往。
賞螢懶人玩法1:親子皆宜的魚蝦生態探索體驗
你有多久沒走進小溪了?這趟魚蝦生態探索體驗不但是帶小朋友認識環境與動物,更是爸爸、媽媽複習身邊自然生態的活動。這條山邊的溪流沒有汙染,溪水只到小腿肚,魚蝦生態探索就在安全的溪流中進行,由專業的解說員帶大家認識各類魚蝦植物。
穿上主辦單位準備的雨鞋,從馬路旁的小徑走到溪水旁,放眼望去只知草木。但解說班班長卻能夠指著身邊的多種植物,說出植物的名字,甚至把酢漿草拿來作玩具。
魚蝦生態探索是桃米的招牌活動之一。
一隻蝴蝶飛過,熱愛攝影、經驗老道的班長立刻精確說出這隻翩然飛舞的蝴蝶學名,平常沒留心注意的生物似乎都變得更明確而有意義了。班長伸手進溪水中,拿起前一晚擺放的捕捉籠,只見好多魚蝦在裡面亂跳。倒入小盒中,班長一一解說著各種魚類的特徵和名字,還帶著小朋友認識大自然的奧妙,體驗生命在手心脈動的感覺。
沿著小溪步行,溪水是不到小腿肚的深度,3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就適合參加這趟魚蝦生態探索體驗,來到南投玩的爸媽們,可別錯過這項桃米休閒農業區的招牌活動!
籠內滿滿的魚蝦,可見收穫頗豐。
賞螢懶人玩法2:一年只有40天 嘉寶果邊採邊吃免驚
嘉寶果又稱為樹葡萄,主要產季是3月至4月間,每年的採收期只有短短40天。嘉寶果就長在果樹的樹幹上,用手指輕輕一轉就能採下,是非常容易採摘的水果,適合各年齡的小朋友一起動手參與。
果園特意採用有機農法,完全不使用農藥,嘉寶果有一個特殊的果香,非常迷人,外皮比一般葡萄略厚,果肉甜而口感近似葡萄。由於豐富的營養價值全部藏在果皮和籽,因此吃果實時,建議連皮帶籽一同入口喔。此外,採摘嘉寶果的訣竅只有兩點,一是果皮越深越甜;二是輕轉快採,儘量以不扯破果皮為原則。
嘉寶果就是樹葡萄,果實長在果樹的樹幹上,很是奇特。
體驗獨特的嘉寶果採摘,有趣的是,還可現採現吃呢。
賞螢懶人玩法3:藝術提燈DIY,療癒自己的心
早年,南投傳統紙業發達,到現在仍是手工高級紙的重要產地。因此如果用在地的南投紙,加上桃米在地的竹子來做紙提燈,是多麼美麗的一件事呢!
於是紙農書院有了構想,用一年的時間設計出「適合手工DIY的藝術提燈」,反覆測試、修改、組合提燈的做法,讓3年級以上的小朋友都能獨力完成自己的提燈。
這款藝術紙燈籠並不是燈會上大量發送,用厚紙板折疊就完成的紙燈籠,而是堅固又好看的藝品。
製作燈籠的所有料材和工具。
不過,可別不要以為這種手工DIY的提燈耐不住折磨,實際動手做就知道用料實在了。此外,製作提燈的過程中,80%的組合步驟中,再加上20%的創意,簡簡單單就可以做出屬於自己的藝術提燈。
對此,紙農書院的創辦人黃世豐提到,「適地適材」是最重要的,所以全部的材料都取自南投:紙,來自埔里的紙廠;竹子,來自書院後的樹林。如果遊客的時間充分,他們還會帶你走幾步路,親自到後院把竹枝帶回來。
將紙黏上燈籠,紙的尺寸已計算好,恰好服貼骨架。
黃世豐積極地發展各種原料,開發對紙的想像,利用生活上各種材料做紙。比如屋前的構樹、當地盛產的茭白筍,甚至是臺東友人寄來的牛糞,都是用來嘗試的原料。
如果你是文具控,或對紙也情有獨鍾,那麼不妨來參加紙農書院開發的手工做紙活動。參與這些過程,就能感受書院主人的認真執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