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長的奇幻漂流

漁船

文/曾怡陵 圖片提供/王豫民

淡水「飛狼家族娛樂海釣船」船長王豫民是外省第二代,過去在海軍陸戰隊擔任士官長,人稱「士官長」,熟人叫他「老芋仔」。他在海釣圈擁有相當的知名度,不僅是因為相熟的漁民會提供午仔情報,也基於多年累積的專業。午仔的出現可遇不可求,他通常不帶釣友專程釣午仔,「釣不到客人會說話,我的原則是每個人都要釣到魚,不限魚種。」

據王豫民自己未考究的觀察,每年10月到隔年4月,午仔會洄游至基隆富基漁港、新北淡水及雲嘉南沿海一帶,午仔是從相對冷的中國北方洄游過來的,前期交配,後期產卵。此時也是釣友們摩拳擦掌,準備釣午仔的時候。

午仔,夢幻中的夢幻

「野生午仔對釣友來講,是夢幻中的夢幻!第一次吃到的時候,覺得比屏東黑鮪魚還好吃。價錢好時一斤兩千塊,一條有時候二、三十斤,就要好幾萬。普通人不會去買,太貴了,都交給魚販和餐廳。我自己一定會拿來做生魚片,也會紅燒、煮湯、煎、烤,這種魚怎麼料理都好吃。」王豫民說,去年10月到12月都出現餌放下去就會咬的「大咬」現象,甚至新竹的漁民也會一路開船北上,「很遠,但是如果釣個兩條就賺到了。」

一支釣重視釣點,然而海域廣袤,海面下每塊石頭都有機會成為釣點,好的點可能得耗費數年才能尋得,向來不能外傳。如今午仔的釣點已成為公開的祕密,常同時湧入四、五十艘船,不小心還會相撞。

午仔中體型較大的竹午會出現在海底瀨區的凹陷處,「有點像裝滿砂石的碗,竹午會躲在裡面覓食或產卵,我們就在這個碗裡釣。」此外也常出現在「浪腳」之下,「每種魚不太一樣,像白毛喜歡在浪花裡面,竹午是在浪花下面。」竹午特別喜愛竹筴魚,「如果我一個人在釣,用蝦子、死魚、活魚,竹午通通吃。但如果很多人釣,我用活魚,其他人用蝦子,牠只吃活魚,可能是魚的震動頻率讓牠覺得這個比較好吃。所有的魚裡面,又特別喜歡吃竹筴魚。」而會現身近岸、體型較小的「沙午」則喜食蝦蟹。

王豫民喜歡觀察魚的習性,而他對釣魚的喜好自小開始培養。小時候跟著父親釣魚,到了國中開始騎單車入荒山溪釣,長大後常跑基隆海釣,最遠曾到與那國島、釣魚臺。

淡水,海釣的進階試煉場

「基隆是白帶魚等浮水魚比較多,淡水是石斑等底棲魚為主,底棲魚拉力夠,比較有成就感。」王豫民二十多年前應朋友之邀到淡水釣石斑,「釣一次就上癮了,基隆那邊全部放掉。」他喜歡釣魚,但一趟六小時船程的油費高達二、三千元,為了補貼油費,他開始經營娛樂海釣船。

王豫民猶記得剛開始獨自在淡水海釣的某一天,魚群湧現,但才剛吃餌,線就斷了,連續試了次都斷線。不死心,隔天再釣,一樣無功而返。第三天帶朋友去也全都失敗,最後用綁著鋼索的白帶魚鉤,終於把魚拉上來,才發現是午仔。他說平時釣魚用的號卡夢線(碳纖線),連斤的石斑都可以釣得起來,線會斷,通常是被鯊魚咬斷。「後來才知道午仔嘴巴像砂紙一樣,線不夠粗的話,磨一下子就斷了。」

漁獲保存
釣友通常會將釣到的魚帶回來料理,先將魚放入裝有冰塊的釣魚專用冰箱保存。但如果要賣給魚販,就會在冰箱的冰塊中混入海水,稱之為「打水冰」,使溫度下降,讓漁獲急速冷凍,魚肉的鮮度會維持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