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楊基炘先生。圖片來源/翻攝自自楊基炘攝影集《時代膠囊:千禧年半世紀前的影像臺灣》
農藝
追上時潮的飄搖之眼:攝影家楊基炘的深情且深邃

1950年代,楊基炘進入豐年社及農復會新聞組任職,當時的全球攝影風潮正處於一個從純粹紀實,轉換至商業與藝術領域的交界期。翻閱當時的《豐年》,不難發現在這股風潮下的編輯前輩們,大概也在思索著如何用更嶄新的視覺語言,來詮釋當時的臺灣農村風情。

封面故事
鄉土攝影家楊基炘 對臺灣農村的深情一瞥

楊基炘,1923年生於臺中清水,為當地望族楊氏子弟,是二戰後臺灣最活躍的鄉土攝影家之一。他在1951年進入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以下簡稱農復會)服務,從此與攝影結下不解之緣,他因工作的關係走遍臺灣,替《豐年》雜誌拍攝近1萬張質量均優的照片,忠實紀錄了1950~1960年代臺灣早期農業社會及人民生活的影像。

封面故事
豐年跨越語言鴻溝撐起戰後農推 以吳郭魚養殖為例

《豐年》雜誌可說是戰後臺灣農業報刊中,時間悠長、影響力最大者,尤其是在創辦後的4年裡,以中、日文並用方式編輯文稿,且力求淺白易懂,使它能跨越族群語言的鴻溝,擁有國語、閩南語、客語及原住民讀者。另外,其經營方式雖從免費贈閱改為收費,但因售價不高,而成為當時農民主要讀物。《豐年》對戰後初期臺灣農業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吳郭魚在臺灣的養殖推廣過程為例,可以看出它扮演政府與民間交流的重要橋梁,使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知識普及且深植民間。

封面故事
穿越1951~1964年《豐年》漫畫專欄!圖像傳播與農民再教育

《豐年》雜誌的創刊號〈發刊詞〉:「我們希望這個刊物能在許多改善本省農村生活工作方面盡它一部分指導和報告的任務…」清楚說明《豐年》是以農村大眾為主要讀者,傳播新聞、農業訊息、衛生指導等政策內容。因此在編輯上,處處都能看到以農村大眾為對象的安排,如方便農村大眾閱讀而採用大版面、大字體印刷,為適應農村需求與提高閱讀興趣而刊載照片、插畫與漫畫。

封面故事
一本《豐年》的誕生!一窺早期發行七部曲

文/編輯部 1編輯檯會議 每星期舉行全體會報一次以決定社務和編輯方針。 2採訪撰寫 《豐年》的農業文章均由專家 […]

封面故事
「養豬歌」與「半月小說」 《豐年》與五〇年代的臺灣文學風景

在五〇年代創辦初期,《豐年》為了吸引廣大的農村讀者注意,加入了非常多生活化的內容,包含漫畫、笑話以及文學作品皆有之。因此《豐年》不僅是一本農業專業刊物,在臺灣文化研究領域當中,《豐年》也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從中可以看見許多精彩的五〇年代的農村小說,以及許多民間歌謠創作。

封面故事
從都市回到農村 「雞籠生」陳炳煌的豐年傳奇!

以「雞籠生」為筆名的陳炳煌,是臺灣戰後著名的漫畫家、大眾文學作家,在《豐年》創刊初期的1951~1963年,更曾長期擔任豐年社副社長一職。當時陳炳煌離開生活20多年的上海回到臺灣,在《豐年》時期的他,運用了曾參與臺灣新民報社時所熟習的圖文技藝,投入了「為農民之友、是生產之道」的農村、農業與農民的世界,徹底發揮推廣雜誌在農村的影響力,對戰後臺灣農業與農村現代化進程貢獻良多!

封面故事
從《豐年》到《鄉間小路》 賀豐年推廣家政喜迎70

《豐年》是臺灣農業媒體的先驅,多年來伴隨臺灣經濟成長與農業發展轉型而蛻變,提供讀者最佳精神食糧,增廣其視野,滿足其求知慾。1991年,豐年社出版另一本名為《鄉間小路》的雜誌,有別於《豐年》,它的讀者群擴及一般社會大眾,報導農產品從產地到餐桌,也是提醒人如何養生保健,如何與環境共好的雜誌。這本雜誌拉近社會大眾與農業的距離,而且在親近農業、關心農業的過程獲得日常生活可應用的知識。

封面故事
《豐年》雙翼!創社初期的藍蔭鼎與楊英風

《豐年》雜誌創刊於1951年7月,發行迄今,是臺灣出版史上發行悠久、從無間斷的一份雜誌,也是戰後臺灣農業發展的重要推手與見證。茲逢《豐年》70週年慶,謹以此文緬懷創社初期的社長藍蔭鼎與美術編輯楊英風兩位藝術家,重溫當年的豐年風華與藝術丰采。

封面故事
半生相繫臺灣 豐年社創辦人許伯樂生平行誼略傳

1951年7月15日,《豐年》雜誌發行創刊號,距離今日已70年,「豐年社」這個臺灣最老牌的農業媒體,誕生及延續70個寒暑年頭,見證及記錄了臺灣農業的發展歷史,當初的創辦人許伯樂(Robert B. Sheeks)已99歲,他仍以「豐年社」的一員自居,期待今年能來臺參加「豐年社」70週年社慶,雖受疫情所阻,但他熱愛豐年社的初心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