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美饌。
封面故事
大廚不藏私,手把手教你如何料理蝦

春天是吃蝦的好季節,無論是大家熟知的草蝦、白蝦,還有容易傻傻分不清的櫻花蝦,在經驗老道的板橋凱撒大飯店家宴中餐廳主廚蘇祐荃手中,都能變化出令人食指大動的佳餚,展現豐美馥郁海味。他更不藏私分享處理蝦的小撇步,詳細步驟圖手把手教學,讓來自海洋的曼妙滋味躍然於家中。

一邊觀察浮標一邊放空,正是釣蝦的樂趣。
封面故事
資深釣客上場,帶你一窺釣蝦場的歷史與祕辛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城市角落裡一盞七彩霓虹燈招牌「啪」地一聲點亮,白晃晃的日光燈管閃爍,鐵皮屋內逐漸傳出笑語、人音,以及不間斷的流水聲……。今晚,我們邀請你一同走進這間坐落在臺北城東邊的汐止「歡囍釣蝦場」,在這兒,釣齡十餘載的資深釣客吳亮衡已在等待,準備和我們分享釣蝦場的這些年、那些事。

各期雜誌
《鄉間小路》2023年5月號 尋蝦啟事

常言道:「無魚,蝦嘛好(Bô hî, hê mā hó)。」比起魚的鮮嫩、蟹之肥美,存在感沒那麼高的蝦,似乎一不小心便退居許多人心目中的第二順位。這麼說來,我們真的了解蝦嗎?
蝦其實無所不在:漁港子弟撈捕海蝦,把大海帶到人們的餐桌上;研究者觀察溪蝦,引領大家認識淡水蝦的各種姿態。不只自然界中看得見蝦的身影,還有很多人辛勤培育不同種類的蝦。比如臺灣的草蝦養殖曾攀向高峰又滑落低谷,現在學者、業者齊心努力想把牠養回來;而米蝦原是山澗溝渠裡不起眼的存在,但經職人多年研究,竟純化培育出無數美麗的模樣。

蝦仔家族特輯。
封面故事
蝦特輯!一篇文教你認識蝦仔家族

蝦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說是再常見不過的存在了。牠是餐桌上的美饌、是水族箱裡的焦點、也是出沒於溪河山澗中的常客。不過,你知道白蝦和草蝦的差別嗎?胭脂蝦與葡萄蝦傻傻分不清?為什麼美國螯蝦會讓臺灣人聞風喪膽?編輯部精選出九種蝦介紹給你,包括食用、觀賞,還挑出臺灣特有種,將蝦蝦一網打盡!

新聞
不讓EHP來搗亂 防疫型白蝦養殖場產量多5倍

107年水試所東港生技研究中心與家畜衛生試驗所合作推動防疫白蝦繁養殖場,輔導國內5間養殖場與1間繁殖場落實消毒、使用無病原蝦苗等措施,每平方公尺的生產量可達2公斤以上,比未採取防疫措施的養殖場高出6倍,預計明年將擴大輔導混養白蝦養殖場。水試所有信心未來海水蝦不必靠進口,國內養殖就能滿足需求。

新聞
【漁業人物誌】翻轉人生,從門外漢到石斑霸主──戴昆財

豪華餐宴使用的龍膽石斑,養殖技術由他首創,而他從一個流氓小混混,到成為公司大老闆,更從一位養殖門外漢,變成技術稱霸全球的人工繁養殖權威,龍佃海洋生技董事長戴昆財為自己與龍膽石斑,都寫下傳奇故事。

新聞
擺脫盤商,一夫水產如何闖出自己的路

去年剛獲選為第四屆百大青農的徐嘉隆,投入養殖業短短不到10年,大膽挑戰臺灣養殖業紅極一時的草蝦及石斑魚,引入溫室海洋生態循環水養殖模式,捨棄傳統盤商收購模式,和妻子勤跑通路

新聞
臺灣之光!「草蝦之父」廖一久院士獲頒日本水產學會感謝狀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講座教授廖一久院士21日出席「日本水產學會」85週年慶活動,榮獲會長塚本勝巳博士頒發感謝狀,表彰其長年為該學會之發展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文化鱻事】「無魚,蝦嘛好」蝦真的是次等貨嗎?

臺灣人吃蝦要求「蝦趁跳」,即購買前、甚至烹煮前要活跳跳,才算數。或許是因為這種高標準,早期的臺灣人要吃到高檔的活大蝦,不容易,只好吃些低檔乾蝦米;它們的原料蝦都是體長不及10公分,甚至只有3~5公分的小赤蝦、厚殼蝦、小胭脂蝦、鬚赤蝦或狗蝦。

新聞
【文化鱻事】鱻:魚青、蝦跳

台灣話有⼀句:「⿂趁青(新鮮),蝦趁跳」,字⾯上的意思是吃蝦要求的鮮度,遠超過吃魚;後者購買或食⽤前要活跳跳,才算夠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