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藜(Chenopodium formosanum Koidz.)俗稱紅藜,屬於藜科、藜屬的植物,其莖桿富韌性,成熟時穗會下垂。(圖片提供/信豐農場)
豐年雜誌
信豐農場六級化經營 打造完整臺灣紅藜產銷鏈:期盼輸銷歐美日 展現臺灣紅藜風采

人稱「紅藜達人」的鄭世政,最初和家人一起嘗到家鄉屏東種植的紅藜,驚豔於它對人體健康的益處、商業化的潛力,一頭栽入臺灣特有種作物「臺灣紅藜」復興運動,全心奉獻本土紅藜產業。2014年集結理念相同者,成立農企業「信豐農場」,自產自銷結合農友契作,田地至今擴展至十餘甲,紅藜栽種面積為全國之最。鄭世政的願望就是遍撒紅藜種子,讓各地皆能感受紅藜之美,同時推廣到全世界,讓臺灣紅藜在國內外發光發熱。

林志忠與兩位部落Ina(魯凱語中的母親)在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堤防河岸地的小米田進行例常的農務。
豐年雜誌
栽回大武山下的小米生態系:田野調查家攜手部落青年 復興返穀文化

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挾帶超大豪雨,重創屏東縣瑪家鄉瑪家村、霧臺鄉好茶村、三地門鄉大社村的部落產業與生活場域。為了重建家園,三村的居民遷至位於瑪家鄉北葉村的瑪家農場,將山林環繞的新部落命名為「禮納里」(Rinari),禮納里含意是「我們一起走,大家一起往那兒去的地方」,在此地匯聚了新的希望,重新出發。包括田野調查家林志忠與在地部落青年所組成的「深活共構」文化工作室,為了推廣原民文化、建立和諧生態圈而共同努力。

豐年7312立體書
豐年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12月號 雜穀原力 返穀永續

聯合國農糧組織宣布2023年為「國際小米年」,雜穀類作物的重要性被世界看見。在臺灣談小米,就不能不談原住民族的傳統作物與農耕文化。本期探索小米在臺灣的故事,也看見原民傳統作物的潛能與生命力。(按:封面為禮納里部落,魯凱族耆老李蓮珠與油芒田的日常即景。)

新聞
「混血」臺灣藜新品種「屏科1號」育成 籽實大、產量高且不易倒伏

臺灣藜俗稱紅藜,具有優質的營養及機能性成分,但籽實小、千粒重只有1公克,且成熟期若遇到大雨容易倒伏,屏東科技大學利用「臺灣藜」與南美「藜麥」進行「種間雜交」,選育出外型趨近藜麥的臺灣藜新品種「屏科1號」,籽實大、產量比臺灣藜更高,且不易倒伏,現正申請品種權,未來將推廣農民種植。

紅藜
農業經營
紅藜的加值應用趨勢分析 穀類紅寶石的璀璨商機

臺灣藜擁有「穀類紅寶石」之稱,營養及機能成分豐富,有潛力作為保健及健康食品的原料,帶動國產特色雜糧產業發展。因全球市場的產品大多並未標示使用的紅藜品種,較難區分南美紅藜與臺灣藜產品,本篇以紅藜(含臺灣藜)進行加值應用趨勢分析。

《豐年雜誌》7203書封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2年3月號 生態系服務-守護農業永續的本金

2005年一份「千禧年生態系評估」報告,明確定義生態系服務為「人類從生態系中獲得的利益」,並劃分為「供給」、「支持」、「調節」及「文化」等四大服務面向,意味大自然支撐全人類的生命、生活、生產。
在臺灣,也有一群人,願意讓農田裡的雜草長高一點,化學藥劑少用些,只為了照顧像人類一樣,共同仰賴農田、穿梭在田水與莊稼的生物,以及孕育萬物的自然環境,希望萬物共好,一同健康。這些以生態為本過生活的人,可以是生產者,也可以是消費者,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

封面故事
【國產香料大進擊】考慮族群意識,適性發展臺灣原生種香料作物

隨著越來越多人關注,栽種臺灣原生香料的研究與風氣也漸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簡稱林試所)、原住民族委員會(簡稱原民會)以及行政院農糧署(簡稱農糧署)也漸漸投入相關資源,開啟臺灣原生香料的新篇章。

新聞
臺灣藜收穫不「過熟」 採收timing很重要

臺灣藜果穗「過熟」才收成,不僅採收時容易落粒,過熟的穀粒會轉為黑色,賣相不佳,脫殼後的籽實也會變黑,且容易破碎,嚴重影響品質,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建議,把握果穗轉紅後10至14天採收,才能收穫最佳品質的臺灣藜。

placeholder-light
新聞
【超商吃得到紅藜】超商採購屏東6噸紅藜加工 盼帶動部落發展

全家便利商店16日宣布與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合作,「農村好物」將在電商平台上架,其中,超商向屏東霧臺鄉大武部落、瑪家鄉農民採購近6噸紅藜製成飯糰、涼麵等加工品,希望藉此帶動部落產業發展,5月22日起將在全台門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