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雜交種子生產需考量氣候、人力、機具配合調度,過程繁複,圖為高粱種穗烘乾後利用聯合收穫機進行脫粒。
豐年雜誌
國產雜糧優質種子 建立生產體系進行式:應對全球糧食安全風險的重要選項

由於國內飲食型態逐漸由米食轉向麵食,以及肉類及蛋類消費量增加,飼料穀物需求也相對大幅提升,臺灣每年需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大量玉米、高粱、黃豆、小麥等雜糧,共達800萬公噸以上,進口依賴相當沉重。此外,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疫病蟲害等天災,加上俄烏戰爭、疫情時代改變經濟模式,造成糧食價格波動、供應不均,全球糧食安全風險日漸升高,政府面對此挑戰更是日益嚴峻。

張定霖指出,種苗業分工非常精細,健康的種子、種苗都須經過業者層層把關。
豐年雜誌
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場長 張定霖:從一粒種子到田間生產 種苗產業鏈一次說分明

現代農業在專業分工體系下,種苗產業鏈由上游育種公司(品種培育、種子生產)、中游育苗業(專業育苗)及下游種苗通路業(零售、種苗服務)所構成。種苗業是受法律規範的特許行業,經營種苗業要向地方政府登記,取得種苗業登記證。為什麼經營種苗業要受政府管理?因為種子、種苗涉及農民的生產利益,一粒種子、一株種苗,就是一份責任。

新聞
農業部長陳吉仲參與APEC籲強化區域糧食安全 亞太糧肥中心主任張淑賢連任ATCWG主席

農業部部長陳吉仲3日(臺北時間4日凌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陳吉仲除分享我國在APEC擔任「降低糧食損失與浪費」議題引領經濟體(lead economy)的工作成果與未來展望,共同倡議維護亞太區域糧食安全,他也與美國、澳洲、菲律賓等各國代表團團長進行雙邊會談。

玉米
豐年雜誌
大通膨時代的糧食安全 淺談維繫良種的重要性

食物是人生存的根本,因此有人說:誰掌控了食物供應,就能控制世界。人類從事農業活動以來,多為收集作物種子來生產作物,因此種子是農林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而優質種子是提高產量的必要條件,說種子是農業之母並不為過;講到糧食安全,就不能不重視種子生產及品質。

《豐年雜誌》2023年7月號立體書封面。
各期雜誌
《豐年雜誌》2023年7月號 新農業部署 臺灣永續 Ready Go

1951年7月15日,《豐年》雜誌發行創刊號,至本期已滿73年,在這漫長歲月當中,見證了臺灣農業的發展,與主管機關體制的流變,從當年一手催生《豐年》的農復會,到今(2023)年8月1日將正式掛牌上路的農業部,豐年社73週年慶的時刻,再次紀錄臺灣農業史的重大里程碑。

新聞
獎勵豬肉進口、玉米營業稅減免到年底 下半年畜產品價格有望減緩通膨

中央畜產會獎勵豬肉進口每公斤6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12)日表示,考量國外進口豬肉價格可能對消費者產生負擔,才提供進口業者獎勵,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進口玉米5%營業稅減免延至年底,國際玉米期貨價格在跌,未來飼料價格會往下調整,下半年畜產品對通膨的減緩應該是正面的。

新聞
確保國內糧食安全 陳吉仲:蔬菜汛期滾動倉儲明年拉長全年

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前閉幕,近日國際關注臺海局勢,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25)日表示,農委會自兩年前Covid-19疫情發生起,即建立盤點國內農漁畜產品安全庫存機制,確保國內糧食安全,不論是氣候變遷或國際突發事件都可確保糧食供應,明年蔬菜汛期滾動倉儲更將延長一整年,確保全年供應無虞。

新聞
林存農本03》家庭農園種樹養田!固氮樹種規劃中期利用 糧食作物林下生產有潛力

顏嘉成以樸門(Permaculture)「食物森林」(Food Forests)概念經營農地,混種不同高度的喬木、灌木及草本植物,模擬多樣化的原始自然環境,讓不同植物發揮彼此支援共生的效果。除了檸檬、桑葚、芋頭、薑等農作物,園中也種植不為收成作物的降香黃檀等樹木,刻意將樹木引進田裡種植、混農林經營,就是希望讓樹木「照顧目標作物」。

新聞
台北國際食品展登場蔡英文籲支持民主良品 陳吉仲談農產貿易有助糧食安全

總統蔡英文今(22)日出席台北國際食品展開幕典禮時表示,今年來自四大洲23個國家的特色美味參展,都是來自我國民主盟友的優良產品,呼籲國人一起支持「民主良品」,讓民主盟友的互助力量更強大。農委會在食品展中設置「臺灣館」,以「永續.韌性.零碳農業」為主題,向國內外買家推薦多元豐富的臺灣優質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

新聞
美國多州陷禽流感疫情 進口雞肉告急 國內土雞可補缺口

美國禽流感疫情相當嚴重,影響其雞肉出口量能,立法委員呂玉玲在經濟委員質詢時出示台灣區冷凍食品公會函文指出,美國禽流感疫情恐影國內雞肉市場供需的穩定,要求農委會應未雨綢繆。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表示,已跟進口業者溝通尋找其他非疫區進貨,多方接洽可進口來源,且國內有白肉雞及土雞可供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