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通過農村再生計畫的社區,新竹北埔南埔空拍圖(農業部農村發展與水土保持署提供)
新聞
【農的N次方】臺灣農村再生政策 翻轉農業強心劑

隨著1970年代後農工結構變化和城鄉轉型的發展歷程,農村逐漸被都市吸走了大部分的發展能力,農業與農村開始面臨非常嚴峻的挑戰。農村再生必須關注培力農村居民的共同行動,協助農村居民掌握社區的關鍵問題和發展潛力,從產業提升、文化傳承與創新、生活環境改善等方式,提振居民應對挑戰的能力,推展農村的再生發展。

新聞
跨越時代的農業人連結:敬仰李前總統對臺灣農業的貢獻/蔡培慧

我與李前總統有多次碰面、談話的經驗,但其中一次最讓我印象深刻。2008年,我跟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台灣農村陣線」,南來北往地為各地農村與農業議題發聲。有一次我在嘉義高鐵站月臺巧遇李前總統,李前總統知道台灣農村陣線在做的事情,他拍了拍我的肩膀,要我繼續加油,並留下了一張合照。這份真摯的鼓勵一直支持著我不斷向前,為農民、地方打拚。

新聞
成為池上:池上米造就池上鄉 是米的故事更是人的故事

1946後,政府實施糧區制度以便於管制,也鼓勵稻農儘量生產,以掌握足夠糧源;同時透過以稻穀繳田賦、換取肥料的方式,低價取得大量稻穀,再高價賣到日本等地賺取外匯。1968年之後,政府開始鼓勵稻米減產,以自給自足為目標。然而,1974年,全球發生糧食危機與能源危機,實施稻米保價收購,卻也種下了目前臺灣稻米產業的基本困境。

新聞
「鐵牛力阿卡」曳起老化農村 內城社區人口回流、打開農業活水

宜蘭縣員山鄉內城社區利用耕耘機與人力手拉車組裝成的「鐵牛力阿卡」,將早期農民不可或缺的農事幫手,轉變成載著遊客走訪社區、最接地氣的交通工具,鐵牛車隊所帶起的休閒農業,更讓老化的農村找回發展生機。

農業經營
起心善念石虎米,尋回人與土地情感的連結

石虎米是傳承棲地保育、永續利用的概念,當環境被友善對待的同時,也維護了棲地的完整及生物多樣性的生態風貌,這其中,人是重要的一環,這是里山精神的概念,也是苗栗淺山的珍貴資產。

新聞
銀髮當自強!不靠政府補助,由瓷磚與火腿打造的日本地方創生傳奇

地方創生是居民想要,還是政府想給?2019年被行政院訂為地方創生元年,除了業者嗅到這是門好生意以外,臺灣人還能獲得什麼。此文舉了兩個不拿政府補助金,卻能成功再造,讓居民創生的好例子,尤其顛覆臺灣政府鼓勵年輕人投入地方創生的政令老梗,看這些銀髮族怎麼創生地方。

新聞
農村要種米、護生態、小旅行,地方創生如何跳脫社區營造困境?

國家發展委員會喊出明年是「地方創生」元年,要發展鄉村產業、減緩人口流失。不過有許多專家提醒,臺灣十幾年前做社區營造,到後來農村再生計畫,加諸給農村太多壓力,不僅要求農業生產,同時得維持生態環境,還要發展觀光、小旅行,「高齡化的農村和社區根本做不來」。呼籲未來推動地方創生,必須考量每個農村的特性,訂出優先順序和發展目標。

新聞
不只餵鹿看大佛,到奈良「工房街道」體驗造紙、木工,實踐里山精神

到奈良餵鹿是臺灣人遊日熱門行程,但這個觀光發達的城市,12年前曾面臨遊客下滑窘境,卻也讓當地人重新看見奈良獨特的紙藝、木工、釀酒等等知識文化;在社區營造專家協助下,奈良開始打造「工房街道」,超過200家工房加入,推動與奈良傳統工匠交流的觀光體驗,每年參加人數達5萬人。
無獨有偶,在奈良縣高齡化、人口外流更加嚴重的東南部地區,也有設計師與地方政府合作,3年前開始整修地方上的老屋,設立共同工作空間,邀請創作者帶電腦到鄉村工作,至今累積造訪人數有5千5百多位,甚至有13對夫婦拜訪後,決定移居只有1千7百位居民的村落,可說是另一種社區營造的成功案例。

新聞
【話有機】「樸門」觀點:設計農場,應順應氣候環境與市場風險

在各種農業操作方法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有機或慣行,都經常探討如何發展為永續性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在這當中,如何處理生態面的永續性成為共同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