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旅行中的一口粥,是牽引童年記憶的鄉愁

因工作緣故,2019年出國超過20趟,航行在阿拉伯海的郵輪或馬爾地夫的一島一飯店,都曾是我旅途上的家。隨著「家」的座標,早餐也會略有不同,有些讓人眼花撩亂、拿著餐盤像走時尚伸展臺,偶爾也精簡如幾片吐司加蛋。其實早餐我多吃得簡單,最期待的莫過一碗粥。

封面故事
保持一個思念的距離,剛剛好

徐筠婷

臺灣,1993年生。

阿祖來自屏東的排灣族部落、阿公來自基隆的小漁村。就讀臺北藝術大學時,專長實驗動畫及暗房影像。畢業後在世界各地開始了無業遊民的工作,多關注性別、政治、生態等議題。

封面故事
原來流浪到最後,是為了停泊

邱承漢

2010年辭去臺北銀行業工作回到高雄鹽埕,將外婆起家厝改建為「叁捌旅居」,莫名開始了社區策展的人生之路。熱愛土地也熱愛旅行,足跡遍布世界各地,2016年獲選雲門流浪者計畫,在日本九州待了兩個月,近期剛從南美洲順利活著回來,過著返鄉但持續流浪的雙重生活。

封面故事
就讓我在風起之時,隨心而去

Chinchen.h

嬉皮的姿態。從中東走到非洲、從歐洲走進美洲、從冒險走入人文;從流浪走出 NGO,而後,
從天涯走回自我。經營部落格「Invisible Landscapes寫在地圖之外」。我想,旅行可以是各種
方式的自我拼湊。

封面故事
沙發客來上課──把暫時到不了的遠方,帶進地方課堂

旅行深刻之處,往往不在參觀景點博物館,而是生活在他方。從大學開始在國內外沙發衝浪、搭便車旅行的楊宗翰,長旅歸來後成為接待異鄉旅人的沙發主,償還旅途中那些不求回報的人情債。

封面故事
從流浪延續的土地之歌

楊理博

旅行是生活, 土地是信仰,戒不掉的是把生活裝進背包裡,走入他方與山林。把親土文化當成直譯自大地的語言,聽古老的故事,唱土地之歌。現在努力的學習當一個山人。

封面故事
黃阿不: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場流浪

穿過中國滇藏線的無數峽谷、走過江西的古村,在每次漫無目的的行進間,風景帶來的觸動盈滿胸臆,卻也理性思辨旅程所見,黃阿不說:「更重要的是親身感受不同的生活樣態。」

新聞
春節假期何處去?闔家來去賞櫻、「森」呼吸

春節連假即將來臨,林務局竭誠歡迎大家利用假期至林務局各國家森林遊樂區、平地森林園區、林業文化園區、生態教育館及自然步道,闔家歡聚迎春賞花,吸收負離子芬多精,體驗臺灣森林的無窮樂趣。

新聞
到此一遊

和家人朋友出門旅行,開始習慣在旅途中替路過的風景拍照留念,這個隨手用底片機紀錄的計劃,不僅拍下身旁旅伴的模樣,也確確實實捕捉到了「旅行」這個動詞的另一種工整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