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的療癒餐桌】臺灣西班牙海鮮對決戰

冷蝦配冰啤酒。

冷蝦配冰啤酒滋味一絕,但是有點太冷。

文字.攝影/Hsuan

年初失業,憤慨又頹喪地窩在家裡數日,食慾尚在,但就是瞇著眼還看不清目標。這時西班牙友人馬力歐問我要不要春天與他回鄉參加家族大事──表姪受洗禮。原本推託著不要,人生谷底見誰都丟臉。「你來的話帶你去吃便宜又好吃的海鮮。」這時有點動搖,「我們西班牙海鮮比你們臺灣好吃喔!」這下我從病貓變猛虎,氣急敗壞立刻訂了機票,怎麼可能會有比臺灣好吃的海鮮呢,我得親自去吃一趟才有立場辯駁。

臨行之際,不少臺灣友人都捎來羨慕之情,所有人都一致對西班牙食物讚譽有加,尤其海鮮。其實倫敦也有不少海鮮,但絕大部分不是自產。少數英國自產高質量海鮮,例如牡蠣與鳥蛤取得並不便利。英國魚店通常乾淨、冰冷、寂靜,與小時候常去的臺灣傳統市場賣海鮮的攤位大相逕庭。記憶裡的臺灣海產充滿各種生機:蛤蜊在水裡使勁吐舌,靠近看還會噴你一束水;用網子從保麗龍箱裡撈出來的蝦,劈哩啪啦尾巴猛甩;魚就算已往生還是用繩子綁成魚躍龍門的矯捷姿勢。魚販大哥大姐嗓門奇大,邊利索地刮魚鱗邊說送你九層塔。

當然這一切最讓我魂牽夢縈的還是臺灣海鮮的滋味。蝦腦有漿、懷中抱卵,肉質豐美又彈牙;漁港買來的沙公、花蟹清蒸一輪,全家圍繞桌邊一人一堆螃蟹殼安靜細啃,邊啃邊蘸薑醋,蟹殼裡的蟹黃與顏色不明的湯汁用湯匙挖來吃到一滴不剩;蚵仔、魚卵、海瓜子,各個充滿靈魂,不管是漁港買還是熱炒店炒,從來沒有失望過。

這些精采的海鮮回憶我已快十年沒有吃過。小時候家裡很常吃蝦吃蟹,媽媽喜歡吃蝦,不管是家庭漁港旅行還是外食火鍋店吃到飽,媽媽面前的蝦殼山總是最高一座,她總是忘情地吃,邊吃邊阻止自己:「哎呀我不能再吃,再吃又要過敏。」但從沒停下撥蝦殼的動作。媽媽生病那一年,食物成了心理渴望但生理痛苦的煎熬之物,別說蝦,就連飯也沒能看她好好吃。母後幾年,我與臺灣距離也越來越遠。在倫敦買海鮮,是「無魚蝦也好」,只要沒壞不腥,就慶幸過關。一場真正豐盛美味的海鮮,僅剩記憶裡殘存的幾絲海味。

落地西班牙南部,豔陽高照帶點沙漠風情,繁忙街道與流竄的機車頗有幾分臺灣的味道。馬力歐知道我一心嚮往海鮮,第一天就帶我去他從前跟父母一起吃海鮮的地方酒吧。看著手掌大的橘紅大蝦、手指長的細小粉紅蝦、尺寸奢侈的蟹腿,搭配地上散落的蝦殼,覺得有點感動。

PROFILE

Hsuan 歷史與飲食人類學學徒,目前定居倫敦,以餐廳為田野。經營IG與臉書粉專「蛋糕說話時,屑屑請閉嘴」。

海螯蝦的美味腦子。
海螯蝦的美味腦子,好久沒吃到這麼鮮甜的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