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觀察】菊島喫風土:清明時節的大蛤飯

用綿繩串起的大蛤飯,又被我們暱稱為「貝殼粽」。

用綿繩串起的大蛤飯,又被我們暱稱為「貝殼粽」,散發著誘人色澤與香氣,直接剝開就能享用。

文字.攝影/呂宛霖

除了過年可以領紅包之外,我最期待的節日就是清明連假。不只有兒童節的活動,還有在這個時節才難得能吃到的「大蛤飯」。

大蛤實為淺蜊,盛產於澎湖潮間帶,棲息在柔軟的黑沙泥地中,外觀呈長橢圓狀,殼上有明顯的紋路(成長紋),最大可以長到六至八公分,因此被稱作大蛤。

鮮中帶甜的大蛤一直是高價的貝類,但由於喜歡藏在泥下30至50公分,要找到它可不容易。澎湖的婦女在潮間帶採集大蛤時,除了利用陽光反射目測沙泥隆起的狀況判斷之外,也會帶著自製長叉插入泥中,憑著觸感或是大蛤受驚嚇噴濺出的水花,發覺它的藏身位置。

一有跡象,經驗老道的婦人一個手起鏟落便能挖出大蛤,但說起來容易,一般人忙活了一下午,往往也只能挖得幾十顆,勞動CP值可說是不高。由於產量越來越少,現在可說是供不應求,市場上根本看不到野生大蛤的身影。想吃,還是得自己到海裡去取。

清明節前後,海象漸漸平穩,是採集貝類的好時機。看好潮汐,媽媽會去離家最近的潮間帶挖大蛤、撿拾螺貝,為自家飯桌加菜。我小時候放學會跟著她去海邊,一邊抱持著玩水的心態,一邊像尋寶似的看著岩石縫、泥沙上是否有可食用的貝類。找不到時難免心情不好,媽媽就會笑說:「大海是我們的冰箱,一次不用撿太多,想吃再來拿就好。」溫柔的聲音傳達知足的信念,也是對子女、對這片大海的疼愛。

每到清明時節,帶上大蛤飯與家人一起掃墓踏青的回憶就會浮現腦海。通常在掃墓的前一晚,媽媽會在廚房將大蛤洗淨,挖開後填入與蝦米香菇炒到半熟的長糯米,用綁粽的綿繩串起,再用大火蒸十分鐘,當大蛤的外殼由青沙色轉為棕紅色即可起鍋。掀開蒸籠的那一刻,我總會迫不及待地央求媽媽剝一顆給我試試味道,大蛤飽滿的肉質富有嚼勁,與Q糯的飯粒口感交融,鹹中帶著甘甜,只有簡單幾樣食材,但鮮味精華好像在嘴裡蹦出了深海宇宙,有種讓人想一吃再吃的魔力。

現在往回看,清明節的掃墓根本就是早期的野餐活動啊!清掃完祖墳後,大家坐在墳前聊天,一邊解開大蛤飯的棉線,小心翼翼地將兩片殼分開,拿空殻當作湯匙將大蛤肉與糯米飯一同掃入嘴中。曾問過阿嬤為什麼要將吃完的大蛤殼順手丟到墳頭上?

PROFILE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臺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也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但老實說,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

家門前的那片海。
家門前的那片海,便是我們的冰箱。看好潮汐,往往都能帶回螺貝幫家人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