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觀察】海底礁石築聚落

澎湖建築

為了防鏽蝕,澎湖的房舍不使用鐵窗,而是以水洗石材、泥塑等材質製成花窗。

文字攝影/呂宛霖

「欲娶某,先擔三年咾咕石。」這句古老俗諺,說的正是早期澎湖人在成家前,要先從海邊挑三年咾咕石才足夠蓋新房的故事。

從海底取出珊瑚礁、從崖壁鑿下玄武岩,這種就地取材的方式,並非單純只是「有什麼就用什麼」的樂天態度,其中蘊含了先人長年的生活智慧。清代文獻《澎湖廳志》記載:「海底亂石,磊砢鬆脆,俗名老古石。拾運到家,俟鹹氣去盡,即成堅實,以築牆、砌屋皆然。」外觀多孔、粗細相間的咾咕石晒乾後不但堅固,還極具透氣性,在用其築成的牆面塗上灰泥,彷彿連結了海洋與土地的呼吸一般,冬暖夏涼,十分適合終年少雨、東北季風強勁的澎湖。

咾咕石不只用來建造房舍,也在海裡堆出心型弧線的石滬、在田裡砌出蜂巢般的菜宅,利用咾咕石結合地形、氣候衍生的人文活動,更是代表著澎湖古早的生活況味。也因為如此,這座地形平坦的小島,從海底到陸地,生活中充斥著咾咕石的蹤跡,即使在生活便利的現代,仍然可以在各個村落中找到不少具此文化特色的建築。

想要近距離觀賞使用咾咕石建造的老房子,在澎湖離島望安的花宅聚落、湖西的南寮社區、西嶼合界的永成古厝等都還保有規模不小的聚落,但最方便抵達、修復完善也最熱鬧的,當屬深受觀光客歡迎的西嶼二崁聚落。

PROFILE

呂宛霖 土生土長澎湖人,大學起滯留臺北,途中短暫旅居神戶、倫敦,喜歡體驗世界各地不同的美食文化,也熱愛下廚。現役編集者,但老實說,比起寫作更喜歡閱讀。

閩式三進建築
閩式三進的平面格局是這一帶建築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