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關爬山】一起走一趟關門古道:古檜之谿

tongqulan的溪水、岩石與森林

tongqulan的溪水、岩石與森林。

文字攝影/楊理博

山行前我們在阿光家整裝,老人特別來訪,說要為我們祈福。他矮小的身軀捧著一把比人高的芒草,口中念念有詞。啜一口米酒後,噴灑在芒草莖葉上,在我們的頭頂上用力揮舞,空氣中瀰漫著酒香。

兩年前,我因採訪關門古道結識花蓮的馬遠部落,開始跟族人一起走上回家之路。這條路部落已醞釀多時。十多年前,阿光在社區做傳統歌謠的文史採集,閒談間老人家一句「你知道我們是從哪裡來的嗎?」讓他轉而投入家族遷移史的調查,才知道原來他們不到百年前還居住在南投最深山處的丹大地區,日治後期才被東遷至此。當時族人翻山越嶺,由青壯年男子打頭陣,先到東部開墾,等到第二、三年有收成之後,其餘的人再跟上。

眼前的老人依然以鏗鏘有力的族語為我們勉勵,也預告了前人的來時路,即將成為我們眼前逆向播放的風景。

我戴著頭燈,在古道旁的樹叢中來回尋找生火的木頭。擺好柴堆後,濃煙大作,我按捺著心中的擔憂等待火光。

古道的前段是無止盡的陡升,直上海拔2937米的倫太文山,幾處清代石階依舊清晰的在山壁上迴旋。一路伴隨的雨滴與濃霧,讓身心如一的溼冷。我們已走到摸黑,仍離預定的營地有一段距離,落後的隊友又遲遲呼喊不到。詠恩決定先帶一群人往前整頓營務,我則在原地生火等人。

終於,後方傳來窸窣人聲,我們大聲呼喊,指引他們前來烤火。

我們不敢休息太久,心繫營地的夥伴需要支援,等元氣稍微恢復後就趕忙上路。沒想到接近營地時,炒鹹豬肉的香味已經飄散在空氣中招呼我們。

PROFILE

楊理博 旅行是生活,土地是信仰,戒不掉的是把生活裝進背包裡,走入他方與山林。把親土文化當成直譯自大地的語言,聽古老的故事,唱土地之歌。現在努力的學習當一個山人。

古道東段水氣薈萃的森林
古道東段水氣薈萃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