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經濟走出去擁抱大市場 臺灣農產品外銷現況與展望

鳳梨事件是危機也是轉機,農委會將趁此機會重建生產端體系,達到確保外銷水果的到貨品質、穩定供貨能力,並建立生產追溯系統。(攝影/郭琇真)

開放的國際經濟環境中,農產品貿易早已跟各國的農業生產、消費及農民所得密切連結。尤其臺灣在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之後,如何避免進口衝擊與擴大出口機會,更是推動臺灣農業發展所必須面對的課題。

文╱楊明憲

前20大外銷農產品農產,生鮮蔬果少

依財政部關務署資料顯示,農產品外銷種類與形式繁多,除生鮮蔬果、花卉和穀物外,尚包括冷凍冷藏魚類、肉類,以及含有農產品原料的加工產品等。其中,冷凍魚(鮪魚、鰹魚、秋刀魚、魷魚、旗魚)、活魚(石斑、鰻魚),以及皮革、羽絨、穀類調製品、酒類、菸製品等加工產品,歷年來均為
前20大外銷農產品,占總外銷量一半,不僅顯示遠洋漁業與養殖漁業的國際競爭力,更反映出農產品加工在提高附加價值的重要性。但前2 0大外銷農產品中,並無生鮮的蔬菜或水果,依2018年外銷資料得知,僅有蝴蝶蘭1.14億美元、茶葉0.76億美元,分居第7、17位,為農作物的代表產品。
進一步而論,皮革和羽絨為典型的產業內貿易,皆是出口與進口的大宗產品,是兩岸分工體系所形成的結果,而蝴蝶蘭是不同尺寸苗株在國際接力生產的分工模式,茶業亦為發酵加工處理後才出口,顯然生鮮蔬果難以用高價及大量生產來創造明顯的外銷金額。若擴大到前5 0大外銷農產品來看,也僅有
毛豆、鳳梨、釋迦、芒果、蓮霧等生鮮蔬果榜上有名,但生鮮蔬果是多數農民生產之產品,經常面臨生產過剩壓力而被鼓勵外銷,因此外銷政策上必須兼顧外銷成長以及多數農民參與(即所得分配),否則即使農產品外銷創新高,農民普遍仍未有經濟收入提升的實質感受。

小農經濟模式,仰賴政府推一把

在商言商,一切依循市場機制與風險管理,政府又當如何參與外銷工作?由於外銷涉及不同經濟體的貿易規範及檢驗檢疫制度,十分仰賴政府透過國際談判來確保我方權益,例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歐盟)談判解除非法漁業黃牌警告,抑或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申請為口蹄疫非疫區之後,都可望使外銷進一步成長。
此外,由於臺灣為小農經濟,難以發揮規模經濟與國際競爭,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即致力於國際行銷,並建構農產品外銷平臺,透過提供完整產銷資訊、外銷輔導,以及獎勵與媒合措施,與農民、農民團體、產業團體及外銷業者共同努力,攜手拓展臺灣農產品國外市場。除了希望從生產端輔導農民針對目標市場需求進行生產規畫,生產符合國際標準及規格之優質農產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規畫輔以完善的冷鏈物流,提升外銷農產品到貨品質與數量,未來也將透過外銷平臺媒合農民團體、外銷貿易商及出口業者簽訂合作協議契約,建立長期緊密合作關係,以促進農產品產銷平衡,全面穩定農民收益。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9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