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匯三明治是臺式早餐特色產品,除了傳統的漢堡肉、蛋、小黃瓜、美乃滋、火腿等夾料外,許多早餐業者也各自發展特色品項。(圖片來源/薛慧螢繪製、麥田出版授權)
相遇
總匯三明治的美味,蘊含著一段愛恨交織的臺美關係史

臺灣人好吃也懂吃,除了傳統小吃美食之外,對異國飲食接受度也高,而且這些異國美食傳入臺灣之後,總能在臺灣人的巧手慧思下轉換,甚至發揚光大成為獨具特色的新東西,總匯三明治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菲律賓伊富高省科迪勒拉山區的梯田規模為世界最大,1995年登錄為世界遺產。(圖片來源/Pana Banaue Rice Terraces-Commons CC BY-SA 3.0)
相遇
山丘上的樓梯與全球化:「世界遺產」菲律賓伊富高梯田

對觀光客來說,呂宋島內陸山區最著名的景觀是梯田。山丘上一級級新種的稻田,如綠帶般挨著石壁蜿蜒,雲層透出的陽光,將階梯般的新綠照耀得閃閃發亮——這幅不可思議的美景令遊客忍不住頻按快門。這麼多遊客在此捕捉美景,就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定伊富高(Ifugao)——最熱門的拍攝景點——為世界遺產。

授粉、產蜜的蜜蜂是物種間結盟的一大代表。(圖片來源/Gary Yost on Unsplash)
相遇
生之奧義》跨物種結盟的觀點:走向相互依存的生態政治

與其訴諸對自然的愛、或煽動末日的恐懼,比較能呼應時代挑戰的一條路,是去生活——讓我們以廁身眾生物間的生物之姿、像牠們一樣置身編織裡那樣地,去感受、去生活,共享祖先傳承與生命方式,共享共同命運,共享連帶的脆弱性。

Photo by Sandy Ravaloniaina on Unsplash
相遇
打造超完美稻米,餵飽全世界!中研院院士余淑美與國際 C4 水稻計畫

中研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余淑美院士,從小對農村和農作物就有濃厚的感情。踏上研究之路後,她以水稻為一生懸命的研究主題,在水稻的基因研究成就斐然,獲邀參與蓋茲基金會資助的「國際 C4 水稻計畫」長達十年之久,致力於打造抗逆境、高產量的超完美水稻品種,也讓臺灣的水稻基因研究在國際占有一席之地。

《植物遷移的非凡冒險》、《惡棍植物》
相遇
探索植物充滿故事的驚奇旅程:導讀《惡棍植物》、《植物遷徙的非凡冒險》

回首您身邊的植物,與人都有著深深地羈絆,例如當我們提到屏東的特產時,大多會想到黑珍珠蓮霧、椰子、木瓜,以及近十年來新興的可可樹——巧克力的原料,這些都是引進栽培的(椰子除了在蘭嶼、綠島有原生分布外)。正是這段歷史的緣故,我們有機會接觸到許多飄洋過海的外來植物,但人們往往對於這些外來植物引進的歷史知之甚少……

(圖片來源/Zura Narimanishvili on Unsplash)
相遇
醉人植物》大麥——啤酒、威士忌的靈魂由此降肉

想像一個世界如果沒有啤酒、威士忌、伏特加或琴酒,會是什麼樣子?那可不成!而少了大麥,這些酒都不會存在。這可沒有誇大其詞。所有穀物之中,大麥特別適合發酵,甚至有助於其他穀物發酵──因此可以用最不可能的原料來釀酒。

相遇
臺灣賞櫻何時開始?櫻花能作行道樹嗎?阿里山百年老櫻樹見證歷史 

臺灣自日治時期開始,因阿里山森林的開發契機,陸續展開櫻花種植計畫。而今,也保留數棵珍貴百年老櫻花,可以說是臺灣重要歷史自然資產。然而,阿里山的百年染井吉野櫻,近年飽受簇葉病害侵襲,瀕臨枯死危機。所謂櫻花簇葉病,為染井吉野櫻常見的病害,藉由空氣傳播感染,不僅影響開花、枝條變形,嚴重時甚至枯死。

相遇
是「誰」讓歷史動起來?成大李鑑慧以動物觀點重寫英國工業革命史

提及英國18、19世紀的工業革命,你會想到什麼?鐵路、火車、煤炭、瓦特與蒸汽機?在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鑑慧心目中,漫步田野的牛羊、奮力拉車的馬匹,同樣是對人類工業發展與城市打造卓具貢獻,卻又最被忽略的「隱形功臣」。

梁皆得將黑面琵鷺稱為「風中旅者」,《守護黑面琵鷺》是陸續拍攝近30年、走訪東亞各國棲地的成果。(圖片來源/梁皆得提供)
相遇
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30年展翼東亞拍攝《守護黑面琵鷺》 跨越海洋四部曲飛過二分之一

紀錄片《守護黑面琵鷺》去年底完成,一路伴隨王徵吉先生等一群愛鳥熱血人士,見證他們為黑面琵鷺棲地持續努力,30年來黑面琵鷺也由全球不到500隻逐漸復育,吳念真為影片旁白說道:「湖濱散記裡提到,野性在,世界就存在。」導演梁皆得說,我們對環境要多多的去關心和了解,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這個是很重要的科普,我要傳達出去」。

相遇
誰是兇手?殘酷的事件持續發生!認識自然界的「神祕案件」

蠑螈的身體被荊棘的刺給刺穿了。除了蠑螈之外,受害者還有蝗蟲及小型烏龜……兇手是誰?

相遇
母雞怎麼生?興趣使然的雞迷第一手觀察!

母雞開始產蛋後,行為與生理會出現哪些變化?我們又該如何回饋每日為我們辛苦勞動的母雞?而當一隻母雞透過交配、親孵、育幼的過程,真正成為了一名母親,牠會如何展現龐大的母性來照料底下成員?

相遇
不要只顧著和ChatGPT聊天了,讓AI來幫忙養魚吧!

2022年底,美國人工智慧實驗室推出的AI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其實AI的應用早就不是新聞了,科學家在各種可以機械化的系統中都曾經嘗試引入AI,以人工智慧演算法取代人為判斷,不管是工廠、農業,就連養殖漁業都可以。如果問ChatGPT,AI在養殖漁業方面可以有什麼運用,它的回答如下……

相遇
【農業電影院】漫談牛仔帽(下):時尚與生活,在電影中重新發明/希米露

牛仔雖是逐漸消失於歷史洪流的舊有行業,牛仔的服裝與精神卻不曾消失,之後,還會以象徵精神的形式,存在於好萊塢所有的探險影視故事。

相遇
【農業英文】農業機器人新時代:讓陸上與海裡的機器人幫你巡田水

世界各國早就開始投入研究農業機械的智慧化,將各種新科技整合到農機上,設法處理一部分的農業問題。許多大學、科技人才投入農業與機械的整合,設計出可以全自動、執行多種功能的農業機器人,而有了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輔助,農業機器人的操作也已經變得比過去更簡單、也更容易上手。

相遇
醉人植物》不只能釀蘭姆酒 甘蔗甜甜真會醉人

甘蔗來到新世界,除了帶給我們蘭姆酒,也帶給我們另一件事──奴役。16世紀初期,歐洲的商船就航向西非,再從那裡航向加勒比海的甘蔗園,將奴隸帶給他們的貿易夥伴,開啟了人類歷史上最慘無人道的一章。在甘蔗田裡工作毫無喜悅可言,炙熱的高溫裡,必須用大刀砍下甘蔗,在強大的石磨裡壓榨,然後放入炙熱的鍋裡熬煮。

相遇
【農業英文】Let’s go bananas! 讓我們一起瘋香蕉,and 皮!

「失戀要吃香蕉皮」,要我們吃下只有失戀才要去吃的苦澀粗韌香蕉皮,應該要有很好的理由吧?是的,香蕉皮不但富含膳食纖維(完全可以想像),還有豐富的營養素,如鎂、鉀,有助調節血壓、降低腎結石風險,有維生素A、B6、B12和蛋白質、血清素、抗性澱粉,並富含多酚類、類胡蘿蔔素和其他抗氧化物,可對抗自由基……但香蕉皮真的能變「好吃」嗎?

相遇
茶金歲月後,臺灣茶文化出現哪些新創的傳統?

臺灣曾經歷一段以茶作為外銷主力的茶金歲月,茶金歲月落幕後,臺灣茶又何去何從?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專訪院內民族學研究所余舜德研究員,透過特展「跟人類學家喝茶去」,帶我們重回 70 至 80 年代的臺灣,了解「高山茶」與「茶藝」的興起如何為臺灣茶開創新局!

台灣水鹿,養殖水鹿
相遇
飲一杯予你生機「茸茸」!鹿茸食補文化與臺灣養鹿產業/曾齡儀

「鹿茸」是常見的一種藥材,許多中藥行的招牌都寫著「參茸行」,由此可見「鹿茸」與「人參」同樣重要。進到便利超商或大賣場,販賣酒類的區域也可見到瓶裝「鹿茸酒」,有的是臺灣菸酒公司(公賣局)的產品,也有其他民間廠牌。相對於我們熟悉的人參,鹿茸似乎充滿神祕感,究竟那是什麼,又有何種功效呢?

相遇
【農業英文】我們的微量營養素去哪裡了?

2004年,德州奧斯汀大學化學與生化學系的唐諾‧戴維斯發表了一篇論文,他們研究了美國農業部在1950與1999年對43種蔬果營養成分的分析資料,發現過去半個世紀以來,蔬果中的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和維生素都有「明確的下降」。此文一出,眾聲譁然。科學界與民眾都開始關切,我們的農產品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相遇
【農業電影院】漫談牛仔帽(上):跨越大海的騎馬牧民,還有那一頂帽子/希米露

在好萊塢電影,許多角色已經與牛仔帽融為一體,缺少一頂牛仔帽,我們對於角色的認知就不再完整。只是,或許你不曾意會到,其實牛仔帽並非美國人獨有,在形成現代的模樣並進入大銀幕前,有著可追溯百年的歷史演變,與橫越大洋的身世由來。